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0日电(记者 刘邓)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物联网……它们究竟能对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不妨听听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大咖”们如何畅想“未来”。
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目前,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众多新词汇,不少被冠以“颠覆性技术”的标签。多元化的技术革新多头并进,也带来了困惑:新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了吗?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能够为当下和未来人类族群的社会问题和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的技术,才称得上是“颠覆性技术”。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高博认为,现在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有各种各样的征兆,面向未来人们必须要适应这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些好的地方,比如说提升了发展速度、让消费者受益了,也给社会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挑战。
新技术塑造新业态
不少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必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影响。“它将改变全世界制造业的格局……比如阿迪达斯,现在全世界都有劳动力为其鞋业制造服务,未来它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德国进行生产,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支出。”弗兰西斯·高锐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到2030年将有400万到800万人失去岗位。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则说,不一定面临大面积失业,但会面临大面积的转岗。技术的发展将倒逼人类学习新技能、适应新变化、拓展新业态。
“我认为医药、卫生行业能够从技术革命当中获益良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据WHO统计,到203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超过3亿,印度将超过2亿。“在技术上需要为这个社会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陈冯富珍说。
瑞典爱立信公司董事长雷夫·约翰森说:“通信行业热议的5G技术也将深刻改变交通行业,5G极低时延的特性可以帮助未来的车辆提前意识到对方,让它们彼此可以沟通,防止潜在的撞车。”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认为,量子通信将是技术攻关的重要方向,“未来5至10年将会出现很多令人激动的关于量子计算的新架构、新应用、新业态。”
技术伦理和数据安全要严肃对待
其实,每一项新技术都是双刃剑。“人的脑力和神经系统会有人工智能帮助加强,但也可能会操纵人的想法,会慢慢影响人们的思考和意识、价值系统和信仰等。20年后如果父母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影响自己孩子的婚姻,比如希望儿子跟某个女孩认识,通过新技术做一些引导,是可能发生的。”以色列创业之父、著名投资人Yossi Vardi揭示出一个并不那么愉快的未来场景。“新技术就像打开魔盒放开了一个新精灵,它是好还是坏需要每一个技术研发者都负责。”他说。
张亚勤指出,目前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及其他技术都在融合发展,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等其实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弗兰西斯·高锐观察到,这些技术革命都是数据革命的衍生,包括人工智能的应用、生物医药科学的应用,其实都与数据相关,数据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基础。未来随着万物互联,个人将很少有不在网络中的数据。而Facebook数据泄露、网络上的买卖个人信息等已暴露的问题,也引起社会对未来的恐慌,毕竟没有人希望“信息裸奔”或生活在监控之下。
与会“大咖”们认为,虽然出现了区块链等技术试图保护个人隐私,但可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数据将集中到大公司的后台数据中心。未来保护数据隐私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大问题,全球每家公司都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应对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