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振 李慧楠
● 渝黔7标将士欢庆新凉风垭瓦斯突出隧道揭煤工作顺利完成(伍振 李慧楠 摄)
●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水鸭田双线特大桥
(张建国 伍振 摄)
不久前,重庆(渝)至贵阳(贵)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重庆至贵阳的铁路旅行时间将由原来10小时缩减至2小时,为整个西南内陆的对外开放打开新格局。
五年来,中铁十八局集团渝黔建设者一路鏖战一路歌:信用评价多次名列全线前茅,渝黔2标荣获2015年度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度贵州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渝黔7标项目部获贵州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演绎标准化样板戏
在施工中,中铁十八局集团标准化管理不仅外化于形,更内化于心。“让标准成为习惯,使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是渝黔铁路指挥部和各项目分部的目标。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担施工的渝贵铁路2标正线双线全长38.930公里,线路跨重庆三个行政区,工程标准要求高、拆迁难度大、项目多且繁杂、地质条件复杂;渝黔7标项目承担施工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新凉风垭隧道,全长7618米,被列为I级高风险瓦斯突出隧道。
为提高员工素质,渝黔2标项目部指挥长兼党工委书记吴忠良、党工委副书记但晓荣要求各项目部建立施工技术培训制度,采取现场施工指导、分工班技术培训和新工艺、新技术培训,上场以来,他们举办各类培训班五十余次。
由隧道公司承建的重庆西站市政交通枢纽道路项目,是渝贵铁路扩能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总长约3.6公里。该工程以铁路为主,集长途汽车、公交、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在重庆枢纽施工段,隧道公司项目经理曾凡伟带领项目部建立健全项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结合天气、施工环境等情况确定洒水频次,清理废水沉淀池,及时做好钢筋加工场地硬化和施工场地便道防排水设施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亮出科技创新剑
针对施工难题,他们科技领路,在工程施工中打造“专业化、机械化”看家本领,积极进行科研立项。让科技创新成为施工的助推器。
渝黔铁路跳蹬镇双线特大桥是管段内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桥连续梁采用悬灌法施工,墩上跨城市主干道、内河,毗邻居民区,安全风险大,环保要求高,工期紧,任务重。四公司项目部全体干部职工在项目经理王立东、书记王兆高的领导下,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保稳定、保廉洁”为目标,优化方案,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确保了连续梁的提前合龙。
为确保童西线与渝贵铁路同步开通目标,五公司项目部提出童西线国铁运输T梁和路料方案,2017年3月31日,渝黔2标率先完成渝黔正线三家铺架单位架梁任务。
渝黔2标项目有砟轨道铺设里程长、工程量大,正线及支线铺轨公里全长194.829km,钢轨总重量超过23000余吨,同时还要确保轨距偏差在2毫米之内,水平、高低偏差在4毫米,可谓“壮汉练绣花”,对参建员工是极大的挑战。为保障联调联试的顺利推进,“老虎团”五公司建设者多次优化施工方案,配足资源、占满空间,按期保质完成桥面系、铺轨、上砟、捣固、精调等作业,确保联调联试如期进行。
新凉风垭隧道瓦斯情况突出,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渝黔7标项目经理曹美俊和技术人员科技攻关,引进“水力压裂增透,集中抽排处理”新技术,开创了隧道施工方面采用水力压裂技术的先河。
筑牢安全防火墙
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
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担负旧轨线拆改、三电拆改、正线铺轨等工程都面临既有线施工,工序庞杂,工种多、交叉施工多、涉及到的沟通单位多、沟通层次多等诸多实际困难。项目经理马文通和项目部“一班人”成立了从上到下的安全管理网络,这个网络不仅局限在安全人员的配备上,同时还体现在施工组织方案的编排上。为了规范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项目部编制了多项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了既有线施工和防火等应急预案演练。对现场人员的安全培训、岗前技术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巡回检查、领导跟班作业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项目部上下众志成城,仅仅用27天时间就完成了重庆西站过渡改造工程,渝黔公司给项目部下发绿色通知书。
开通后渝贵铁路像一道靓丽的“彩虹”横贯在渝贵两地之间,中铁十八局集团渝贵铁路参建者拼搏奉献的汗水,他们攻坚克难建渝贵铁路精品工程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