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3月18日,川中油气矿开展了首届形象窗口展示擂台赛。各基层单位15个一线井站、班组上擂“比武”。在众多以“气”为主的班组形象展示中,南部作业区公101井推出一股厚重而亲切的“油”味——“三三”班组文化,为川中油井代言。
公101井是公山庙油田的一颗璀璨明珠。投产14年来,仍以7.5吨的原油产量领衔川中油气矿第一高产油井。这口井的长期稳产高产,源自于该井员工“精心组织生产、恒心管控安全、齐心建设班组”的“三心”工作法。作业区因势利导,在“三心”工作法的基础上,设计植入了“建设标准化、工作示范化、行为规范化”的“三化”管理理念,加之这个井站本身集菜园、花园、果园于一体的“三园”生态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班组文化。
翻开公101井业绩:原油产量年自然递减率始终控制在5.0%以内,远远低于公山庙油田平均水平;投产14年来无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员工参与编写的《公101井山体岩石垮塌应急预案》,填补了专项应急预案空白;修建清蜡防喷管跑道等多项“金点子”建议在作业区油井推广……该井还多次被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评为“先进班组”、“红旗班组”、“金牌班组”,被誉为川中油井名片。全新提炼打造的“三三”班组文化,无疑为这个名片再添亮丽色彩。
“工作干得好,但就不知道怎样说,现在好了,有了‘三三’文化,我们可以大张旗鼓宣传了。”公101井女工程静对“三三”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念、团队精神、工作作风、行为方式表示高度认同。而这份认同感源自于她对这个井站的热爱。
程静是公101井的老员工,前后在这个井站工作了十年。三年前,程静脑血管破裂,生命危在旦夕。该井另外的值守员工立即拨打“120”电话求援,并开车紧急护送程静到医院。正在休假的岗长王虎山得知情况后,早早守候在医院,并为程静垫上了1万多元医疗费。由于抢救及时,程静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今,痊愈归来的程静再次回到公101井。“是井站的兄弟姐妹给了我二次生命。”程静感激地说。
即使是新来的员工,也同样感受到这个井的凝聚力。敬莉从原公管中心分流到公101井,远离了熟悉的城市,单调寂寞的工作环境让初来乍到的她颇为忐忑。但井站员工的团结友爱很快打消了敬莉的顾虑。工作上的耐心指导,生活上的悉心照顾,让敬莉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很快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中。
“树立品牌形象、固化标准规范、发挥示范作用。”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岗长王虎山对“三三”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川中油井名片必须要维护好!
“打造“三三”班组文化,旨在迅速占领和守住文化阵地,并以星火燎原之势,传播到片区其他井站,推动作业区班组建设整体上台阶。”作业区党委书记何毅表示,发挥好文化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作业区给予厚望,也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