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市富顺县城关中学 陈俊华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者,以人为本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就是要做到以我们的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在这里,我仅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价值观的角度,简单地谈谈这些年当高中班主任在这一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努力构建积极的班级文化,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社会学认为,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终极目标的关怀,包括人格、精神、思想道德准则等,如何让一个班级形成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生活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的人文关怀和发展。
我们的做法是,注重环境的营造,注重文化底蕴的构建,注重师生的互动,注重信念的过程。
作为毕业班,除了解决好学习知识、技能以迎接高考的挑战以外,我们还执着地追求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激流勇进,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波动频繁的特点,在班级班委会和团委会的号召和组织下,班级制订了学生学习和操行制度考核评定量化方案以及班级誓词,并将宣誓的口号融合到学生的跑操和下午读报的活动中,情况和效果相当的好。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师们也把班级变成了舞台,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班级文化建设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对培育出科学、健康价值观的学生而言,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氛围和环境。
二、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会表现出这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呢?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要经常的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良好的评价、家长充分的肯定以及学科老师对班级良好的印象及时与同学们交流,培养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让同学们感到在我这个班级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让他们对班级体充满爱,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
同时,注重班级内部的环境建设,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让学生自主设计,对班级进行整体布局、搞好班级特色区、名言警句、班规校纪、学生历次成绩对比、张贴物和学生自己书写的励志言语的上墙工作等。
2、注重从众心理的作用,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班刊与宣传栏和醒示栏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我特别注重在每次大型的诊断性考试后利用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做好这一点。这样来力争促成学生向好的思想和价值观转变,这也达到了我们高中政治课堂的一大目的。
3、注重心理方面的强化,常开健康之花。作为班主任,及时表扬和肯定班级文化、健康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反过来,对于反面消极的因素,也应该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处理,这样才能让班级的发展形成良性的态势。
三、丰富多种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健康的价值观充分展示并使之延伸
班级文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和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三班级文化建设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表现班级文化的内容。
1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全员参加是班级文化活动以及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我根据高三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心理要求,与语文老师联合开展了系列征文和演讲比赛,而且还进行了教室美化设计大赛等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活动培养了他们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变为了无限的教育资源,使得健康的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和延伸。
2 班级文化和健康价值观的核心是爱心。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心理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应尽可能地做到让爱与被爱在学生的心理扎根发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让真正的爱心融合到健康的价值观中去,从而达到班级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真正的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不断求新求变的过程,只有转变管理模式,构建新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提高管理失效。
参考资料:
1《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班主任工作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