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瓦坛的春天, 还会远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湖南)曾文仲

  1

  单位值班室前的临水平台上有一只瓦坛。

  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深褐颜色釉面、坛口圆形、口径约半米、高亦约半米、口大底小的瓦坛。

  瓦坛做工粗糙,着色低俗,有碍观瞻,因此摆放在那犹如无物,引不起人的注意,也不知它呆在哪有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坛里堆满凸凹不平的浊色泥土,稀稀落落地、东倒西歪地长着几根不知名的野草,野草有的伏在坛沿边,有的沾在泥土上,有的掉挂在坛边任凭河风戏虐着,时不时有气无力地、犹如抽风病人似的痉挛着晃荡几下,以此显示自己“心有不甘”的存在,整个一副了无生机、死气沉沉的衰败样,孤寂而凄凉,丑陋而脏污,给人一种看它一眼都担心眼光会被污染化脓的唯恐避之不及感。

  瓦坛如此不堪,据说以前它可不是如此境地。那时单位的激情与奔流不息的汩罗江比翼齐飞,活力无限,瓦坛也是花红叶绿地灿烂如春,后来汩罗江热情如故、单位却遇人不淑,一派萧条,变成现在这等模样了。

  经年累月的冷风凄雨肆虐着瓦坛。

  瓦坛就在这凄凉的冷漠里残喘着……

  可就是这么一只不值一顾的瓦坛,却给我制造了一种惊鸿般的惊奇!

  2

  前些时日的某天,秋日暖阳,一如往常地到单位上班,走进值班室的瞬间,眼晴的余光里蓦地掠过一抹花红,心里顿感讶异!这钢筋水泥建筑物之地、草木难生之处,哪来的红花?

  纳闷之时:急停步、侧头、找寻、走近、细看……

  原来是临水平台上的那只先前几乎被人遗弃的瓦坛里,不知什么时候居然长出了一棵“小树”!“小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繁枝绿叶中兀自开着一朵红花,那眼角闪过的一抹花红就是——它。

  初睹“花树”时,有种宛如遇上一片浑浊中突兀冒出一股清流之感。待细细目视良久才发觉它的奇妙:这“花树”长在瓦坛里,根深干粗,生机勃勃,你看它“树叶”墨绿、叶面经络清晰分明,叶形如一把小小的“蒲扇”,被风吹着轻轻摇动,花儿花瓣三片,片片状小似叶,花蕊亦三蕊,蕊蕊孑立如张开的“小黄伞”,不多不少,三三相对,瓣美叶绿,红黄嫣然,红色的花瓣更是美丽,暖心悦目,洋溢着喜气祥和;花蕊则是财富黄偏淡与艳的黄,黄得精气神十足,充满着富贵气息。两色相聚相映,甚显脱俗、雅丽、贵气!情难自禁地围着瓦坛左看右看地观赏了一番,很是心畅神舒;就连原先那耸搭在一坛泥上的三二根干枯野草,因花儿绿荫的滋润,也如久病初愈似地有了绿色而鲜活起来,以至于接下来的工作心情也格外畅快悠然。

  瓦坛中花儿“绿叶丛中一点红”的风姿深深地吸引了我。

  过了一个星期,又回单位,这次就心有牵挂地、惦念着地留意它了。这么多天时间不见,花儿开的更多了,都亦如初见时的模样——花瓣三片、花蕊三个,更有从平台的凭栏空格处伸出的像“迎客松”姿态般的枝丫上开满了一簇簇的花儿,红得脱俗,红得热闹,簇簇的花儿,散发着一股迎面扑来的暖暖气息,迎接着、感染着每个上班的人,让每个见着它的人心情都从原本的枯燥、单调、沉闷而变得愉悦。

  因花儿的怒放、色彩的点缀,平台上的瓦坛也摒弃那不堪入目之态而与花儿匹配成了一道花红叶绿的“雄鸡报晓”般的靓丽风景,值班室内外的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富有灵气地“活”了起来。

  花儿的灵性传递给每个见着它的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愉快。

  往后几天的一个夜晚,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初冬雨。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心有戚戚地、莫名地担忧着花儿,心生愤懑地怨恨老天。待到第二天再见着花儿时,就满是惊叹了,虽说受到了冬风夜雨的摧残,地上也掉落了些许花瓣,却没有平常印象中的因娇嫩而凋零的焉萎状,也没有残花一地,反而是迎风抗雨地开得更多了,更鲜艳了,呈现出“瓦坛”似锦,一“坛”春天。

  感叹着花儿貌似柔弱的美丽坚强,心中对花儿的探究之心陡增。

  3

  打听得知花儿学名——三角梅,对照其形状,确是太形象得体、太恰如其分了,再得知这花儿是单位一女同事特意从家中带来插裁的,顿觉花儿来之不易。

  往后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花儿旺盛地开着,完全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惊艳。每当透过值班室窗户看着外面的花儿,心情就满是惬意。时间久了,竟触“花”生情,思绪也在睹物中丰富起来,脑中想起冰心那篇有名的《小桔灯》,文中小姑娘在经历生活艰难时仍然对美好将来满怀坚定期待的表情浮现眼前,“三角梅”的主人在当初插栽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不得而知,但两相对照,不也一样有种“心有灵犀”之感?瓦坛因有幸遇上那位情感质朴无华、爱美、有爱心的女同事而“枯木逢春”!那这个单位会否沾此春风从此脱祸转安走运富兴?

  瓦坛有春天!

  你的春天呢?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