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杰
今年来,四川南充高坪区工商质监局为企事业单位服务大胆改革,独具创新,把以前的“门难进、脸难看”变成了微笑敞开大门,让广大的企事业单位放心大胆地甩开膀子加油干,企业效益得到了显著增加,高坪区的投资环境也受到了投资商的首肯。
个体工商户登记便利化改革见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降低个体经营的市场准入门槛,探索个体工商户登记方式。今年,高坪区被市工商局确定为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2个试点地区之一。
一是实行同城通办模式。在高坪区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可选择任意基层工质所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等业务。今年全区共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498户。
二是缩减审批流程。实行一人登记制,将“受理、审核、决定”三个审批环节整合,实行“审核合一”,做到现场受理、现场核准、现场发照。
三是取消填写申请表格和提交资料要求。申请人无需填写《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申请书》,直接向登记窗口口述申请内容,由窗口登记人员录入打印申请表格,交申请人签字确认。同时免于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和经营场所证明,由身份证读卡器提取身份信息和照片,仅填写《经营场所承诺书》并签字确认即可
四是试行个体经营免于登记的范围。对农贸市场内从事日用小商品、蔬菜水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且不涉及安全隐患的个体工商经营者免于工商登记,接受基层所日常监督管理。此办法为《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出台提供了实践经验。
“五举措”力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统一认识。通过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完善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引导企业通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进行资本的多元化、社会化改造,实现企业产权结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二、坚持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引导企业主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原则,引导企业规范管理运行模式,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尊重企业选择,遵循市场规律。
三、确定目标。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工作。2016年进行试点培育了1户,2017年确定了10户民营示范企业,以此带动并进行示范推广。
四、注重扶持。出台了扶持政策,在项目申报、技术改造、企业融资、扶持资金安排、提供政务服务等方面给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予以支持。
五、强化指导。一是指导示范企业在建立明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指导;二是依据《四川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标准》和《四川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操作指导手册》,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导整改、规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新活力
一是全面落实“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实施“五证合一”基础上,积极探索“多证合一”登记改革,申请人在 5 个工作日内可办理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有效避免了 “部门多次跑、材料重复交、办理时间长”等现象。改革以来,已核发“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3878户。
二是深入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利用以公安人口基础信息库、“智慧工商”一体化平台等多部门平台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系统,实施“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电子化企业登记,有效缩短了办理时间,降低了办事成本,促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是扎实开展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针对未开业、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简易注销,登记机关在受理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申请后1 天内完成注销,时间较改革前可节省2/3,确保市场主体“进得来,出得去”。截至目前,已核准简易注销个体户3969户、内资企业 40户、私营企业4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3户。
四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工商质监局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商事登记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归集各类企业信用信息 2216条,利用综合登记平台对法院裁定的股权冻结等信息进行录入限制,已有18户市场主体在工程招投标、银行贷款等活动中受到失信联合惩戒。改革实施以来,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9868 户,其中内资企业 228户,私营企业 25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279 户,个体工商户 6805 户,市场活力进一步被激发。
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高坪区工质局采取“五四三工作法”,不断加大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截止11月30日,新登记私营企业968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89%,平均每天有近5户企业开业,推动了华巍机器人、中铁联运、华星名仕、中联影视等10多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一是加强学习转观念。通过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我区服务招商引资的文件精神,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与招商引资牵头部门做好咨询、衔接和跟踪服务,切实落实好招商引资的各项工作措施,牢固树立“服务招商、服务引资”的工作理念。
二是简化登记优服务。按照“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原则,结合商事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放宽准入条件,实行了“互联网+”全程登记模式,努力实现办结时限最短化。“中联影视”是区政府签约的重点项目,由于公司总部在成都,他们担心与南充的商事登记制度存在差异,登记材料修改不方便。工质局就指定专人负责,主动与公司总部的马总进行电话、邮箱联络,加班加点逐项、逐字的帮助修改登记材料,确保了企业能“一趟”提交登记材料和领取营业执照。
三是全程跟踪解难题。针对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健全办事制度,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针对中铁联运总部先期无法提交公司名称申请,以及名称没有字号的问题,窗口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与上级工商局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了公司名称得以快速核准。在为企业发放营业执照后,窗口没有视为对企业服务的中止,而是积极向企业人员提供刻制公章、银行开户等后续引导服务,得到企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