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鄢博
眼下的申城已是寒气袭人,但此时的中建五局安装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旭辉洋泾项目部的安装工匠们正在紧张地工作,项目工地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好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2017年是中建五局安装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旭辉洋泾项目大干的一年,项目全员奋力拼搏,在春节后的九个多月的施工时间里,上演着一台台连台好戏,完成了一个多亿的产值,顺利通过了消防验收节点,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与褒奖。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施工过程虽辛苦,但也历练出了一大批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项目深化设计与给排水主管汪东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汪东,武汉理工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2012年加入五局安装公司,先后经历慈溪大剧院、SOHO外滩、中船2E5-1和旭辉洋泾项目,主要负责项目深化设计和给排水工作。在近6年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安装公司“三五四一”人才培养体系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汪东从一名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的“菜鸟”,逐渐成长为一名精通BIM设计,独当一面的组织项目深化设计的人才。汪东的成长印证一个道理:只要勤学苦练,“菜鸟”也能展翅飞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2年,汪东刚加入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即被安排到了慈溪大剧院项目。刚进入项目,要经历导师带徒、下班组及轮岗,这是常规培养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新员工能够迅速适应,融入团队。时任项目经理贺光明对新员工非常关心,在新员工见面会上强调:“每个新员工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常规的培训的方式,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额外的学习,以提升自己。”
万事开头难,汪东时刻铭记着项目经理的教导,工作都抢着干,以便让自己学到更多东西。同时,他发掘自身在设计上的兴趣,琢磨BIM软件,积极参与安装公司和上海分公司组织的建筑行业BIM三维建模软件的培训,经常通宵达旦研究画图及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历练,汪东逐渐掌握了给排水工程在建筑行业中的安装工艺流程,并将BIM深化设计运用到项目施工过程中,多次获得总包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的好评。此外,他积极参与项目的科技创新活动,运用BIM建模制作的阶梯式施工脚手架,获得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
平台是成长的支撑
2014年,汪东调入上海中船2E5-1项目,负责项目T2塔楼的BIM深化设计工作。包括一栋52层的塔楼,以及三层设备层、一个屋面层、以及塔楼的空调机房、制冷机房、锅炉房的机电管线建模以及综合事宜。相较慈溪项目,画图量显著增加,时间更紧,这对汪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上海中船2E5-1项目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成长平台。在这里不仅有最好的业主,他们富有施工管理经验,要求高,技术专业,沟通高效;同时这里也汇聚了分公司最强的团队,包括明星项目经理陈晖辉、代静涛、欧阳国安,优秀团队负责人陈启道、韩永亮、彭容荣、李威等,更有顶级工程师熊剑和何蔚等。在这里,普通员工可以从内到外得到全方位的指导和展示的机会。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这里,汪东通过上海中船2E5-1项目的“三创工作室”,在中建五局安装公司熊剑和何蔚等顶级BIM工程师的带领下,全力做图,在工期节点前完成了全部图纸报审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参与项目科研项目,通过BIM360云平台实现BIM模型在移动设备上清晰展示,指导管理现场施工,其成果最终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三等奖。
挑战是成熟的阶梯
2016年9月,汪东在完成中船2E5-1项目BIM工作后,调入上海旭辉洋泾项目,负责BIM深化设计工作。该项目由大型裙房商业、四栋高档写字楼组成,总建筑面积28万㎡,在进场一年后就要进行消防验收,这意味着前期留给汪东的时间并不多。在项目经理胡华平等人的支持下,他带领王东和厉湘煌两位BIM设计人员全力承担起项目的深化设计工作。
由于项目紧张的施工节点,业主也对五局安装履约心存疑虑,为此汪东经常组织多方BIM研讨会,邀请业主领导到项目一起沟通BIM设计事宜,保持持续沟通,让业主放心满意,为项目部接下来的工作争取主动权。其次,为了让BIM画图更加快速,他组织开展了图纸报审奋战100天活动,根据业主下达的工程进度计划,制定了报审方案的总体框架,并形成了具体报审计划。图纸报审由工程部牵头分专业进行,再统一汇总绘制综合图。过程中,汪东组织BIM培训,让更多员工学习BIM以便于专业图更好更快完成。再次,项目上采取了每周一次的BIM模型现场施工交底措施,将各个施工区域的BIM模型现场挂板,每周复查现场施工情况与模型是否一致,让BIM设计能够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该施工方案获得业主及公司方面的表扬,并在公司中得到推广。通过汪东的努力,项目顺利完成了图纸报审节点,为项目在随后施工过程中赢得了时间与业主的信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经过六年的打拼,汪东终于实现角色转换,从“菜鸟”成长为可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深化设计工作的BIM专才。只要勤学苦练,“菜鸟”也能展翅飞翔,这是对汪东的肯定,也是对五局安装公司青年员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