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我国能源转型进入关键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凌广志 王存福 陈碧琪

2.jpg

  能源转型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受制于能源结构禀赋以及新能源技术本身的突破瓶颈,中国在新能源推广上显得步履维艰。以“绿色能源与低碳经济”为主题的2017三亚国际能源论坛近期在海南举行,与会人士认为,最近几年在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污染天气,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是造成大气污染原因之一。专家认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就必须认识到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现实,实施以气代煤代油的行动,探索新模式尽快实现能源转型。

  “名副其实”最大能源消耗国

  能源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血脉,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能源发展和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能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到203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说,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原油、炼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国。目前,中国原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7%。2016年我国原油产量2亿吨,这是自2010年以来国内原油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原油加工量5.4亿吨,较2010年增长1.9%。我国炼油能力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天然气产量排名世界第六,约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3.8%;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368.3亿立方米,自2010年以来,以年均6.7%的速度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业已成为全球原油和天然气消费大国。2016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78亿吨,原油消费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016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058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增至6.4%。目前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分别占38%、32.5%、14.7%、14.6%,与2010年相比,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占比增加,化工和发电用气占比有所下降。

  天然气是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要力争达到10%。我国拥有13.7亿人口,按照去年约2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消费总量测算,现在涵盖的人口是4亿多,仅满足了全国1/3人口的需求,还有2/3的市场尚待进一步开拓,目前华北、华中严重的“气荒”状况,也再一次证明中国天然气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从页岩气到可燃冰,再到干热岩,今年以来,我国非常规能源发展获得多项重大突破,能源工业转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多位与会专家表示,我国能源转型面临诸多挑战,改革创新刻不容缓。从整体来看,无论是传统能源技术升级,还是新能源技术快速突破,我国能源工业都面临着从结构到技术、从管理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的挑战。

  集成互补分布式能源是发展方向

  针对目前能源结构和大气污染的现状,围绕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如何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认为,要加快天然气进口的基础设施和船舶的建设,加强国内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包括海洋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加快煤制天然气和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郑新立举例说,在鄂尔多斯盆地每年煤的产量9亿吨,如果能够用现在比较成熟的低温热解法,从里面把它的天然气和油的小分子提取出来,每年可以提供一亿吨左右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以顶替相当一部分的天然气和石油的进口。

  郑新立表示,通过进口、通过开发利用我们国内的天然气资源,力争天然气的消费量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里尽快达到10%,特别是重点大气污染地区加快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重,这将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与会专家认为,在继续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的同时,稳步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积极推动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发展,在民用、工业和交通领域积极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

  李寿生认为,在传统能源新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新能源技术也在创新发展。目前,最令人瞩目的应该是新能源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生物质燃料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性机遇。

  长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华俊认为,结合目前我国能源使用现状,如何高效、友好地利用有限的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利用的焦点。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做法,则是对一次能源的利用结构进行调整。

  “积极开发新能源,不断改进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新能源利用技术和供应服务商业模式,实现节能减排,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林华俊说,我国的能源体系正处于大变革阶段,而且未来变革将进一步提速。可以预期,中国能源行业必然会朝着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方向发展。

  林华俊表示,希望国内拥有更多的天然气资源,提升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使用比重。近年来长丰能源与国内外能源方面的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广泛合作,不断在技术和服务领域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国际LNG的贸易渠道,筹建国际能源交易平台,发展基于综合利用的能源利用项目,推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项目并初具成效。此外,长丰能源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三亚海棠湾开展低碳智慧能源项目,改善能源结构,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