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智 屈永志
●坐落在雅克迪那河谷的放线班营地。(王智/摄)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采集作业人员每天行走在高山峡谷。(王智/摄)
●作业人员翻山越岭奔向各自的作业点。(王智/摄)
●保险绳是攀登陡崖越过深谷的必需品。(王智/摄)
●肖培朗在整理存放在营地的备用采集设备。(王智/摄)
●肖培朗固定通讯电台的外接天线。(王智/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义不容辞,理所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石油物探人就是要多找油气,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撑起耿耿脊梁!”
10月下旬,笔者走进川庆物探土孜洛克二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地,耳闻员工们的豪言壮志,目睹他们不畏艰险跋涉奔波的身影,一个个平凡普通的感人场面,自然流露笔端。
坐落在土孜洛克内雅克迪那河河谷的放线班二营地,深深的嵌入大山的怀抱中,与设置在附近崖壁之上的气象观察哨形成了大约四、五百米的高差悬殊,居住在河谷放线班二营地中犹如坐井观天。
因为这里是附近几条测线西段进出交通的必经之地,运输车辆、作业人员步行进山都要经过这里,在河谷设立一个放线班营地成为便捷施工的最佳选择。负责施工组织的川庆物探公司第十一项目部在山崖顶部沿陡坡顺冲沟凿出的一条自修简易道路,是车辆运输采集设备、生活物资、人员进出的唯一通道。
外部班副班长肖培朗从10月上旬进来已经入住了20多天,他被作为稳定一线作业员工的主心骨安插在这个营地,安排工作、检查安全、发放设备都由他一手操控。峡谷中没有手机信号,通讯完全依靠架设在营地的无线通讯电台。凭借这部电台,他与项目采集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把这个营地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及时发送出去,接收指挥中心发布的每日工作安排,联络观察哨获取气象信息,以及报送员工生活需求、生产资料需求等等。
肖培朗说,我们在这个峡谷中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有坐井观天的感觉,但信息一点都不闭塞,外面的世界我们并不陌生,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工地电台传达的。习总书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动员令十分鼓舞人心喔!我们责任就是当好勘探先行,做好本职工作,多找油气资源。在肖培朗居住的帐篷里,摆放通讯电台的桌子上放着一袋新鲜的橘子和一些苹果,地上堆放了整袋的大米、面粉和其它应急物资,这里虽然地处低谷,物质的储备并不缺乏。
居住在河谷二营地的龙克华是四川达州人,与他同来务工的达州老乡罗建伟、罗正文、张龙波早早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任务,回到营地正吃着午饭。见有人来访,龙克华放下手中的饭碗。
“我们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每天都在山里转。放线、收线、查排故障、守排列什么都干,一天爬坡上坎要走7、8小时。距离实在太远的时候,队上为我们配备了旅行帐篷、睡袋、干粮、八宝粥,就在测线上打滚。勘探工作很苦很累,这都不要紧,就是山太大、坡太陡、沟太深,在新疆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干过这么难的工区。说千道万,吃这点苦也没有什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出点力尽点责也值了。”
“这个地方还有的不方便就是沟深没信号,要给老婆通个电话,都要等有空爬到观察哨上面崖上去,那里才有信号。”龙克华一边说一边笑,脸上洋溢着直率而爽性的笑容。
除了工作与生活的枯燥,他们也有快乐。“那天,我们在山上放线准备下来的时候,突然3、4只黄羊从我们身边跑过,安逸得很。你要晓得,在这荒山野岭,除了石头,好不容易可以看到动物哦,而且,它们跑起来的身形、动作比运动员还好看。”年龄大约40上下的龙克华显然是比较兴奋。
延伸阅读:地处南天山的土孜洛克二维地震勘探项目工区,是塔里木油田库车坳陷“十三五”勘探重点接替区域。为查明测区地质构造,2017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吐孜洛克地区部署二维测线9条(主测线5条,联络线4条),满覆盖长度127.6千米,实物工作量178千米,设计炮次4459炮,设计微测井67口。吐孜洛克项目工区平均海拔1300-2800米,最高达3400以上,测区沟壑纵横,最大高差达到600米,是业界公认的高难度施工区域。
该项目由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承揽,所属第十一项目部组织实施,第四测量工程队、第四钻井工程队、第四采集工程队担负项目施工,第四运输队提供施工作业的运输服务。项目施工从4月下旬启动,测量、钻井已于先期相继完成。资料采集从9月18日开炮工作业,10月30日提前圆满完成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