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江淮大匠”高传强: 一滴好酒的 N种滋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人物背景:高传强,中国白酒国家评委、小窖酿造大师、宣酒集团总酿酒师,首次把圆盘制曲用于酿酒工艺,节约90%的人工成本。2016年,高传强获评首届“中国白酒酿造大匠”称号。

  ■ 易铭

  “江淮大匠”高传强,中国白酒国家评委、小窖酿造大师、宣酒集团总酿酒师,首次把圆盘制曲用于酿酒工艺,节约90%的人工成本。2016年,高传强获评首届“中国白酒酿造大匠”称号。

  毕业分配和酒结缘十年如一日地研究窖池

  高传强最初学习的专业是发酵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酒厂的酿酒车间,从技术员做到车间主任,用了将近十年时间。

  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车间的窖池边,看看每个窖池的发酵状况,糟醅的颜色、气味、水分,尝一尝刚刚蒸馏出来的新酒,对于他来说每杯酒里包含大量信息,通过品评去仔细地把握和判断工艺做的正确与否。

  师从沈怡方职业生涯就此确定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他影响非常大的是沈怡方老师(小窖之父、已故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当时他也在犹豫是否沿着这个职业方向发展,沈老给予他很大的支持与信心。

  在沈老的指导下,他渐渐对小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到要酿一杯好酒,不仅要有理论有实践,更要有有思想有感情。

  从最初无意识的到后来喜欢上它,想要去探索它内在的一些奥妙:什么情况下酒能出的多一点出的好一点,为什么春夏秋冬的酒不一样,为什么一年四季它的风味在变化,大量未知的东西激起他的好奇心。

  每天品酒近百杯终获白酒国家评委考试全省第一名

  2000年,停止了十年之久的白酒国家评委,开始了换届考试,国家评委那时对高传强来说是个只能仰视的目标,于是他内心有种强烈的冲动,想努力成为其中一员。

  高传强知道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品酒师,必须把各种风味在大脑里储存起来,在脑中建立起这个数据库,可以准确判断出酒质量的优劣,尽可能读取出它的信息。

  最初喝酒,对酒是没有感觉的,和普通人一样,除了辣与刺激没什么感觉。高传强苦练品酒,每天十多轮,每轮六七杯,就这样慢慢地对酒有了感觉有了记忆,2000年,他终获白酒国家评委考试全省第一名。

  高传强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酿酒,坚持不懈地苦练品酒,一辈子只为酿出一杯好酒,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才会有圆盘制曲酿酒的创新。

  专注小窖酿造开创圆盘制曲酿酒先河

  小窖在江南一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宣酒集团高传强专注小窖酿造,为什么小窖酿出来的酒比大窖好呢,主要原因是小窖与大窖相比,糟醅和窖壁接触面积比较大,从而使糟醅发酵更加充分,因此说小窖酿出来的酒,它比大窖更香风味更好。

  高传强是第一个把圆盘制曲用在酿酒行业,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产效率会非常的高,人工的成本非常低,质量的稳定性非常好,能够创造酿酒微生物更好的可繁殖条件。

  他把这个专业向上下游进行延展,把现在的一些相关技术再运用到白酒上来,拓展白酒这个行业。

  三十多年来,他越来越觉得内心的快乐,都是在期待着每一杯好酒的出现。一辈子只为酿一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