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芦天宝飞地产业园挑起雅安工业大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庄祥贵

  2013年芦山4.20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产业振兴对雅安灾后重建的支撑作用,在雅安设立我国第一个灾后恢复重建飞地产业园区——芦天宝飞地产业园。

  “产业恢复和振兴是解决受灾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雅安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强大动力。”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对于飞地园区的重视溢于言表,而飞地园区经过近五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雅安工业的顶梁柱,为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2016年园区营业收入实现220亿元,较震前增长96.4%,今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达到300亿元;园区内共有工业企业242家,较震前增长165.9%……

  践行科学发展建一个绿色园区

  2017年3月,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兰开驰督导飞地园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的意见》的情况时要求:“飞地园区要围绕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全省优秀(先进)经开区的目标,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对此,雅安市政协副主席、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桥表示,飞地园区首先做到规划高起点,从规划之初就超前谋划园区长远发展规划,按照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结合园区未来发展需要,实行弹性规划,合理配置不同功能区域的建设用地比例,适当增加和调整商业、服务业用地,以满足生态、宜居、低碳发展的多重需要,从而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10月中旬,在飞地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内,该厂负责人司道鹏向记者介绍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飞地园区名山片区的所有工业废水都要集中到这个污水处理厂,通过集中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司道鹏说。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按照雅安市委、市政府“美丽雅安·生态强市”的战略定位,飞地园区突出工业强市、生态发展理念,先后完成了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发展与战略规划、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雅安市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雅安市汽车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围绕创建国家级经开区,飞地园区规划区控规覆盖面积由震前的8.23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45.93平方公里,园区将沿名山—永兴—草坝发展轴,建设名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永兴新兴产业发展区、草坝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区和现代物流片区,推进雨城区、经开区、名山区“多组团、一体化”发展。

  发展惠及民生建一个和谐园区

  根据国家灾后重建总规和四川省重建专规要求,雅安市委、市政府依托雅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异地支持灾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康。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园区认真践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感恩奋进、克难“赶考”,实现了“三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其中一个最直观的数据:至2016年,已经新增灾区群众就业6000余人,园区累计就业人数达到18000余人。

  王老吉雅安生产基地常务副总经理乐武华告诉记者:“作为4.20雅安地震后首个签约的核心重大示范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率先建成并实现全面量产,如今带动就业已达上千人,去年上缴税收4804万元。未来二期工程落成后,雅安生产基地将正式升级为西南市场的产源地。届时对雅安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园区要建设就必须做好供地保障,必须做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自2014年9月征地搬迁安置工作启动以来,飞地园区依靠自身工作力量,在蒙顶山镇、永兴镇开展征地搬迁工作,三年期间累计搬迁农户1699户,搬迁企业22家,拆除房屋面积37.5万余平方米,安置人口6948人,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6667人,累计征地10054亩,完成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清场交付用地8500余亩,依法拆除违建面积14200余平方米。

  优化转型升级建一个创新园区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07年就进入了飞地园区的前身四川雅安工业园区。公司部门经理孙式江告诉记者:“企业追求在材料领域创新发展,在数个细粉市场上独占鳌头,做精做专,努力做百年老店。自2012年后步入转型发展快车道,现已成为国内在电子导热领域唯一能够代替日本进口产品的生产企业。”

  “在我们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而自始至终园区都对我们积极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百图在雅安十年的发展,孙式江不由得感慨道。

  和百图一样,这里每一家企业的飞速发展都离不开园区的支持。据统计,三年重建中园区累计帮助企业争取产业扶持资金8507万元。飞地全区鼓励引导园区内的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通过外引内联、资产重组、扩能技改等方式做大园区产业规模。其中包括支持中恒天、新筑、建安、名齿、吉地、富君等汽车生产关联企业合作发展,推动新筑通工于2016年在雅安开通第一条新能源公交汽车示范线、帮助企业开拓新能源公交汽车市场;支持格纳斯、百图、远创、吉地、羌江等园区企业实施扩能技改增产增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如今,转型升级中的飞地园区已结下累累硕果:雅安王老吉项目2013年12月开工建设,2015年4月正式量产,年产2000万标箱;在雅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和推动下,引进了雅安最大的产业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的中恒天汽车项目,2014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16年1月获得国家工信部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目录公告,目前已具备汽车整车量产条件。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300万台套车桥技改扩能项目,2014年12月开工建设,于2016年2月实现建成投产。新筑通工新能源公交和物流配送汽车项目开工不到一年,已实现下线,并批量投放市场。

  通过推进转型升级,园区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累计投入科技创新资金6.03亿元,园区企业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43件,较震前增长217.6%。过去5年,园区发展实力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8%以上,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