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盛竹 胡峰
近日,伴随着机车汽笛的一声长鸣,马钢铁运公司0068#GKD1型电传机车缓缓的驶出架修库,上线试车成功。这标志着该公司已具备电力传动机车自主检修的能力,不仅缓解了在线运行机车的压力,同时也为节省机车外委费用,缩短检修周期,提高职工学技术、攻难关的热情提供了支撑。
上世纪90年代初,马钢的铁路运输开始了机车内燃化的升级换代。目前铁运公司现已拥有多型号液力传动及电力传动机车57台。铁运公司承担内燃机车大中修任务,先后攻克了各型液力传动机车的大、中修难关,为公司保产和降本增效提供了支撑。但电传机车检修涉猎尚浅,仅能完成辅修修程。为了早日实现在用机车修程全覆盖的目标,铁运公司群策群力,勇于创新,发扬工匠精神,利用近半年的时间,摸索出一整套电传动内燃机车检修工艺规程,并完成了首台电传车的中修,从而跻身全国同行业的领先梯队。
该公司从去年年底电传机车自主中修项目立项开始,就树立“以人为本、预案先行”创新检修管理模式。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为检修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机车图纸和技术资料,为检修提供理论支撑。检修前讨论制定检修规程,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制定检修计划,明确各时点目标。建立项目例会制度。每周举行一次例会,对检修进度进行检查,对于工期的延误和工作难点,提出解决方案。检修过程中注意资料整理和收集,为今后制定检修工艺提供依据。主发电机装配和机车恒功率调整是整个检修过程中的技术难点。TQFR-1000型主发电机在柴油机的驱动下为四台ZQDR-410型直流牵引电动机提供电源,是电传机车的核心部件,现有资料只有装配精度要求,没有现成的装配工艺参考,经过技术人员和骨干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多次现场验证,通过连接箱装配定位销孔互配,主轴横向间隙控制,最终主发电机装配同轴精度达到0.05mm(头发的直径一般0.08mm),符合装配要求;机车恒功率调整时电传动机车大中修的最后环节,更是重中之重。技术人员通过预先分析各种转速、载荷情况下功率不恒定的现象、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案,功率伺服器、功调电路阻值调整,画因果图分析,找出调整路径,终于成功的家解决了恒功率调整这一技术难题。为此,共完成5项技术攻关,工装吊具创新制作10余件。
此外,该公司牢固树立“大工种”理念,通过培养职工“一专多能”、工种兼会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创新工作室的平台,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能,并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大赛,提高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人力资源优化,满足高效率、快节奏条件下的安全运输保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