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拓 李俊


“即时送,没那么急,次日达又有点晚;用闪送太贵,用顺丰太慢。”虽然市场上同城当日达跑腿已经遍布,但介于即时送与传统快递次日达之间的需求,有时也很难找到合心意的配送方式。
近日,快服务上线的同城当日达业务给市场上这一空白带来曙光,以“上午发下午到,下午发晚上到”为口号,定位4小时的配送服务,采用城市环形无人中转站点模式运转,是在目前的同城速递细分市场寻得的“新商机”。
那么,在同城速递平台林立的行业内,快服务的同城当日达如何运营?4小时用户群体市场到底能有多大?这个新商机真的靠谱吗?
同城速递新商机4小时市场暂空白
快服务CEO冯勇,曾是百度地图、百度贴吧的首席架构师,在他看来,目前的同城速递市场,是多个细分配送场景并行的局面。
以配送时间划分,首先是以顺丰、圆通、韵达等传统快递公司为主的次晨达、次日达等同城配送服务;其次是围绕3公里的即时配送,以美团、饿了么、达达、点我达等为主,30分钟送达为标配;最后是以闪送、UU跑腿、快服务等为主60分钟送达全城的专人直送业务。
在这几类同城速递业务中,快服务同城当日达瞄准的是当前市场上还未被完全挖掘的4小时的同城速递服务,即实现“上午收件下午送达,下午收件晚上送达”的场景需求,用户可通过APP、微信、电话等方式提交订单,收件时间可延迟至下午4点,同样是同城当日达,其费用却与顺丰同城次日达相同。
据冯勇介绍,快服务自2015年成立后,首先从二三线城市发展,从事同城配送服务,之所以选择切入同城速递4小时配送,是在经过实践后发现平台90%的订单都与取送东西有关,场景化的长尾需求只占10%左右,因此冯勇在经过考虑后,认为专注标准化的同城取送业务才是出路。目前,快服务提供即时专人直送和同城当日达两项服务,已在全国200座城市开展业务。
设无人值守站点中转车“环形”巡航
同城4小时送达,与传统快递次日达相比,在时间上要求更高,成本也要高。事实上,不少传统快递公司也在尝试做同城当日达,但苦于对周转灵活度要求,运营成本高的难题,都没有做出好的成绩,那么快服务是如何保证时效?
这也是其运营模式创新所在,在城市周转方面,快服务同城当日达由无人值守的智能中转柜、中转车、配送员等几个因素组成。
快服务选择在城市中建立环形干线网络,每3到5公里设置一个无人值守的智能柜中转站,配送员就近揽收快件投放智能柜,中转车辆以每2小时在城市干线站点巡航一周的方式分配快件,末端配送员通过APP与智能柜连接,实现货物的分拣中转。
传统快递公司的配送逻辑,是从用户到末端站点再到城区网点,运往城市分拨中心,继续往目标站点分配,是一个“金字塔”形状。而快服务采用中转车辆不间断循环,使得快递送达灵活、快捷,确保送达时效,快服务的截单时间可以延迟至下午四点。
据了解,整个环形运营模式,都以云端为载体,其业务模式由智能路由引擎打造同城物流大脑、连接移动分拣技术、无人值守智能中转柜、末端派送系统等四个模块组成。
夹缝中生存快服务定位市场有多大?
4小时送达的用户市场到底有多大?据了解,目前,快服务主要以专人直送和同城当日达两种配送方式,主要服务于水果生鲜、鲜花蛋糕、写字楼商务件、同城微商等客户,其在同城当日达业务主要面向的还是C端用户的取送,介于即时速递和传统快递的夹击中,快服务的用户市场有多大?未来如果有大鳄公司强势入局,快服务会不会受到威胁?
冯勇介绍,快服务同城当日达的用户主要来自同城客群和电商客群。目前,同城当日达用户主要是此前专人直送积累的同城C端、小B端的客户群体;未来随着环形干线网络逐步完善的布局,将要打造一个大同城的概念,与生鲜电商、海外购等目标商户合作,定位更大范围的、更大单量规模的同城当日达电商客户群体。目前正在打通京津冀城市群,未来将继续开展长三角、长湘潭、珠三角等城市群大同城当日达。
在新零售风口下,企业配送需求更加精准和场景化,对时效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他看来,这也是快服务的一个潜力市场,冯勇表示,公司计划明年80%的订单来自同城当日达业务,20%来自专人直送业务,加快同城当日达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