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印论坛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
■ 本报记者 喻永国 文/图

9月13日,第六届中印论坛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隆重开幕。本次论坛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印度国际管理学院、 联合举办的重大国际学术活动。主题为“经济发展与减贫战略”,重点探讨新时期中印经济、贸易和贫困问题。来自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13日开幕仪式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捷先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加尔各答国际管理学院院长阿伦达姆,班尼克教授、印度社会与经济发展学院库马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
刘捷副省长在欢迎辞中指出:中国和印度同是具有悠久文化和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成都,终于印度。这条连接四川与印度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充分体现了四川与印度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目前,四川既是西南西部最大的市场中心和物质集散地,也是中国拓展与南亚特别是印度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桥头堡。四川经济与印度有很强的互补性,四川与印度的合作既有巨大的需求,也有现实基础,更有美好的前景。同时,对川印在经济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智库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给予高度评价。对论坛在增进中印深度了解,促进川印彼此合作,推动川印务实交流,实现互利共赢,以及助推学术发展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川印学术机构深度合作,为川印交流、中印和平发展建言献策多做贡献。
侯水平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印论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不仅推出了系列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研究人才,也为政府建言献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知名的天府智库,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印度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届中印论坛的成功举办都有力促进了两国学者交流,希望每年一届的中印论坛越办越好,为两国学术交流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论坛设立两个分会场,与会中印学者围绕“经济、贸易及减贫”和中印交流——历史与文化两大主题分别进行了学术演讲和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议题:一是中印经济发展与减贫关系,包括国际贸易、发展收益、地区发展、产业发展与减贫的关联性探讨。二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的中印经贸关系,包括中印经贸合作新形势、新机遇挑战和路径等;三是中印经济发展史中的的专项性问题,包括社会治理、税收制度、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城市化建设、生态环境承载力、农村劳动力转移、银行部门改革与不良贷款问题等。四是川印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交流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作为新兴经济体和金砖五国的主要代表,中印两国不仅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及经济表现赢得了普遍的赞誉,而且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战略地位和反贸易保护主义的引领作用也日趋重要,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中印两国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合作,既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在经济加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和印度也面临着人口压力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矛盾加剧、减贫脱困任务紧迫等一系列相同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互相借鉴,深化合作、应对挑战,同样是中国和印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需要。川印在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相互交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深化船运交流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