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年312亿件快递垃圾困境如何破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从56亿件飙升至312亿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都要收发24个快递,2017年更是直奔400亿的目标而去。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塑料消费国,中国现有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未臻完善,海量被拆封后的快递包裹被丢弃到垃圾桶后,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专家认为必须从源头上正本清源: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民环保的良好意识并付诸行动;快递企业必须学会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使用环保产品;全民形成重复使用环保产品的良好习惯,才能有破解危局的希望。

  ■ 王付娇 罗松松

1.jpg

  生鲜电商和外卖因为其特殊性,是生产快递垃圾的重头。但目前“大家都在忙着争抢用户,都还没有回过来研究包装这个事情。还顾不上”。“纸箱回收”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是纸箱回收在运输途中容易损毁、或破坏,另一方面是纸箱的安全卫生问题。

  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公司的集体助攻下,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从56亿件飙升至312亿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都要收发24个快递,2017年更是直奔400亿的目标而去。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可能会变成700亿件。

  这还不包括外卖行业的塑料垃圾制造量。仅美团外卖一家的日订单量已经达到1200万单。按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达到惊人的72万平方米,刚好能铺满整个北京故宫。

  “因为回收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内对于快递垃圾的处置方式基本上都是填埋或者是焚烧,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重点城市,快递包装是城市新增垃圾的主力。”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院长,国家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朱磊告诉记者。

  但朱磊认为现在社会上对于快递垃圾的舆论略显夸张,他不赞成使用“污染”两个词来形容快递垃圾。现实是,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塑料消费国,中国现有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未臻完善,海量被拆封后的快递包裹被丢弃到垃圾桶后,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

  那么,快递垃圾问题真的无解吗?

  调查一:源头

  从“源头”来看,中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七大类。

  目前电子面单已经在快递行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加上纸本身可以在大自然中降解,因此“污染”的矛头大多都指向了塑料袋和胶带,后者也是阻碍纸箱被回收的大杀器。

  根据国家邮政局2016年10月份发布《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中国的快递耗材量是惊人的,99.2亿个包装箱以及82.7亿个塑料袋。

  推广纸胶带很麻烦吗?其实不然,那是因为大家对环保不关注,只关注包装里面的商品。纸胶带比普通透明胶带贵3倍左右,听起来有点吓人,实际上平均摊到每次纸箱打包,价格也就贵了5-6分钱。其实,价格不是推广纸胶带的限制因素。

  虽然有些快递材料的价格在逐年递减,但成本还是制约环保包装材料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广东一家快递材料生产商的市场部负责人沈萌告诉记者,全生物降解快递袋采用生物基原料生产而成,在可堆肥的情况下,180天即可降解成水或二氧化碳,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但是成本比普通快递袋高两到三倍。

  “环保产品主要是原料成本较高,生产加工成本与普通快递袋差别不大,但是生产工艺难度相对较高,普通生产企业不具备此类加工技术。”沈萌认为,菜鸟的电商平台上对“全生物可降解快递袋”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调查二:成本

  “有心无力”是生鲜电商公司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四个字。

  生鲜电商和外卖因为其特殊性,是生产快递垃圾的重头。在界面新闻采访中,许多生鲜电商公司或不置可否或不予关心。美团和饿了么,拒绝对此问题进行回复。

  易果生鲜是生鲜电商创业的明星公司,8月初宣布拿到了阿里的3亿元融资,承接了巨大多数天猫超市的业务、SKU多达4000个、综合毛利达30%。即使是易果生鲜这样的体量,依然回避公开讨论快递包装造成的巨大浪费问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朱磊认为,“绿色包装到底是增加还是降低企业成本,最重要的核心是简化包装物料的使用,不仅能取得社会效应,也能取得经济效益。最终让企业自发去做这件事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多生鲜电商公司或不置可否,或者表示,“我们已经发出过相关号召了”,认为执行的责任在消费者。天天果园表示在推行简化包装;爱鲜蜂、食行生鲜表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对该话题的参与度不高。

  “目前生鲜电商这个行业,大家都在忙着争抢用户,都还没有回过来研究包装这个事情。还顾不上。”一位生鲜电商从业者更直接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毕竟在刺刀见红的生鲜电商战场上,生死才是他们更关心的话题。

  调查三:难点

  一位生鲜包装从业者指出,“纸箱回收”是个伪命题。一方面是纸箱回收在运输途中容易损毁、或破坏,回收回来要想再次使用需要企业再加工处理,执行起来困难,一般企业回收回来还是将纸箱用于社会大回收体系;此外是纸箱的安全卫生问题,毕竟不知道这个纸箱上次装过什么东西。

  纸箱回收与整个社会体系的垃圾分类体系、胶带材质等息息相关。1号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会联合一些供应商和品牌商回收包装的纸箱,会联系原纸商家制作再造纸,返回到1号店仓库——并不是直接用在下一单中。但从整体上最大程度地避免交叉污染,是有特定用途的回收。

  “如果国家不进行适当的保护,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的情况,我们也希望这个事情不要在行业发生。”邢凯说。他认为,相比较国家大力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电动车,国家并没有通过立法保护环保包装企业,也缺乏对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包装的引导。

  朱磊则认为,国家很难针对某一个具体行业作出减税和降税政策,除非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邢凯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正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

  沈萌的观点是,对于生产、使用包装物的企业,在绿色产品研发及初期投入使用阶段,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如全降解的快递袋,国外很多国家会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或补助。另外,政府还应该引导企业从一次性耗材转向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物流装备类产品。

  调查四:意识

  对公司来说,“独立的、自愿的行动非常重要。”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HL)传播执行副总裁Christof Ehrhart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目前也没有一个法律和法规非常详细的规定,一个物流公司应该要制定什么样的减排目标,没有这样的详细规定,也没有详细规定如何优化物流公司采用的包装材料。

  但DHL仍然制定了2050年零排放的目标,其中包括,取派件服务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将会主要采用自行车和电动车,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0%;此外,50%以上的销售将结合绿色解决方案。

  “从快递行业的定义来讲,快递是指从门到门、具有时效性的物流服务,外卖行业符合这个特点,但是由于外卖电商属性更大一些,因此这个行业不在国家邮政局的监管范围之内,但是外卖包装问题也非常严重。”朱磊说。

  顺丰的经验是,在包装材料、印刷方面,将满版印刷改为无底纹印刷,可以节省油墨用量70%;利用可拉伸珍珠棉代替传统珍珠棉,节省材料50%;在环保材料方面,使用的楞纸板、无碳复写纸、铜版纸等材料均可100%降解,还使用蜂窝箱代替木箱包装,每年可节约原木360吨;利用可降解的回收纸塑代替不可降解的EPS(聚苯乙烯泡沫)材料;除此之外,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编织袋代替普通编织袋,每年可节省材料5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