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30多个革新项目,平均每年节支降耗1614万元
有这样一个团队,拥有7名高级技师和3名技师,完成30多个革新项目,平均每年节支降耗1614万元,解决生产故障160余起,抢修率100%。该工作室被授予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就是兖矿集团兴隆庄矿高兴亮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其领衔人高兴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构建平台,规范运作。高兴亮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9月,是集团公司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6年来,坚持把传承技艺绝活作为首要任务,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协会“三室一体”的运作模式,推行导师带徒制度,实施传帮带。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了工作室管理制度、年度月度活动规划、技术交流及创新创效管理等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交流研讨会,主要针对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交流讨论,对设备调试、改造提出方案,为安全生产提出技术支持。倡导“精一、会二、学三”,挖掘培育总结推广绝招绝技绝活,实现了从“技能大师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的提升。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该工作室10名成员全部都是采煤一线生产技术骨干,涵盖了采煤机、掘进机、综采电工、综采钳工、液压支架工五个工种,每名成员对于各自负责的工种进行技能培训,利用矿井大检修时间或每月一次到生产区队进行传授学习,并把学习内容和故障处理案例制作成视频材料,循环播放供职工学习,在矿井生产任务缓和、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带领职工到综采车间进行1-3个月的技能培训。三年来,共培训采掘一线职工600多人次,培训参加技能鉴定人员80余人次,62人晋升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工作室成员及时总结创新成果,除自己制作教学幻灯片外,还参与编写西安和利德软件公司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把多年来积累的处理事故经验无偿编入,该软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与优秀推广项目二等奖。系统总结多年来处理事故的经验,编写了《电牵引采煤机实用维护技术》一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山东省企业培训与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
发挥优势、研发创造。高兴亮技能大师工作室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和设备改造,根据生产实际,科学制定技改项目,现已完成“煤矿采掘设备液压试验台的升级改造”、“液压支架安全阀试验台的改造”、“综掘机液压驱动滚筒的设计及应用”、“支架顶梁装车架(实现了无封车链装车,提高了工作效率)等30多个革新项目。改造了综采工作面抽架用机械手装置,取代了钢丝绳绞车,提高了安全系数。研制了支架滑板装置,提高了支架安撤速度。为降低采煤机割煤时的粉尘浓度,设计制作了经济、可靠、实用的采煤机弧形二次负压降尘装置,并无偿提供给菏泽赵楼等矿,每年为矿井节约购买经费28万元。制作的风动注油机降低了工时投入。“1480电牵引采煤机的改造及应用”等10多个项目获矿创新成果奖;“采煤机故障快速判断法”等6个操作法被矿命名为个人实名操作法。“一种带式转载机超速保护液动滚筒”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采煤机弧形二次负压降尘装置”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风动注油机”获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积极推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了矿井修旧利废的能力。2014年修旧利费产值由2013年的1130万元提高到1322万元,2015年完成了1600多万元,2016年完成了1920万元。据统计,由于提高了采掘设备的工作性能,降低了故障处理时间,特别是采煤机的故障率由原来的0.6小时/万吨下降到0.1小时/万吨,相当于每年提高采煤机150多个小时的有效运行时间,间接创效4000多万元。’(谢红玲 李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