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届中国(西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你我的小镇,天下的四川”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外200多名相应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会议,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共同面对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共话中国西部特色小镇建设的未来。成都市36个特色小镇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总额近千亿。

特色小镇在四川有深厚的实践基础。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百镇建设行动”。通过3年努力, 300个试点镇承载和辐射能力大幅提升,百镇示范引领带动千镇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近两年,我省20个特色小镇成功入选前两批中国的特色小镇,入选数量连续两年高居西部第1、全国第5,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小城镇处于城镇化发展承上启下、联接城乡的关键层级,是区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以小城镇为主承载人口和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他表示,发展小城镇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小城镇建设的原则是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核心是要坚持小而美的理念,研究建立有别于大中城市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标准规范,统筹安排城镇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在布局和空间上维系小镇的宜居尺度。
本次论坛包含了一次“首映”。成都市互联网镇群模式迎来“重磅发布”,这是成都在小城镇建设领域的一次实践,通过把“互联网+”战略同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的互联网镇群发展模式被与会专家认为可与乌镇比肩,在国内互联网小镇建设方面首屈一指。
“利用互联网去中心化、降低信息不对称属性的特征来服务小镇建设”成都市城建委副主任屈军表示,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内陆地区要赶上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互联网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大的机会。成都市互联网镇群建设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实现全市小城镇全领域链接,推动人才、资金、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激发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分工效应等城镇发展新动力,形成布局优化、分工合理、产业特色突出的“城镇生态群落”,为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让城镇居民在小城镇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品质生活。
论坛期间举行了成都市特色小镇招商引资签约仪式,3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额近千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涵盖天府新区、龙泉驿、都江堰、郫都、简阳等15个成都区(市、县),涉及文化创意、国际物流、生态旅游、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未来,中国川剧特色小镇、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新城项目、百悦特色古镇、蓉欧国际物流小镇、天府稻田四季产业小镇等36个项目将在成都逐一落地。(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