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特困户”到一心向善的企业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内蒙古赤峰西拉沐沦集团公司董事长岳国军

  ■ 高艳庆 王玉清

3.jpg

西拉沐沦大峡谷

  对待贫困,他说要苦干;对待生产,他说要环保;对待社会,他说要尽责。他一心向善,承担了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他就是内蒙古赤峰西拉沐沦集团公司董事长岳国军。

  “我靠苦干、诚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的钱是够用了,可我得想着跟我风风雨雨的1800多职工啊,我得想着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啊!”

  上世纪60年代,岳国军出生的赤峰市元宝山区原山前乡黄安铺村连年遭受旱灾,出现饥荒。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父母紧衣缩食,扒树皮、挖野菜、吃米糠,度过了灾年。岳国军一家6口人,有父母,还有4个孩子,他排行老四。由于人口多,他家日子很艰难,是村子里出名的特困户。为了补贴家里,1980年,18岁的岳国军不再上学,在黄安铺村治山队干活。别人一米见方的树坑一天挖15个,他就要挖40个,一个人挣两个半人的工分。1982年以后,他到煤矿井口把勾、当电工。1987年,找人合伙开煤矿,但最后,赔了2万多元。那时的2万元,对岳国军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当时,他已成家,还有两个孩子,面临无房、无钱、无粮、无活干的困境。他没有垮,他学做炸油条、雇佣四轮车倒卖煤。一年后,被一家企业聘为煤炭销售公司经理,后来,还清了全部外债。1996年,他开始单干,自己经营煤炭销售,不久,承包煤矿,靠实干赢得信任,靠诚信借来贷款,完成了原始积累。

  20多年来,岳国军曾经经营5个煤矿,建有水泥厂、酒厂、石材厂、物流园区、商贸城、房地产开发等十多个企业。岳国军在穷窝子里爬出来,从负数起步创业,发展到以煤矿开采为主业,物流商贸为辅的集团公司,安排1800多人就业,员工平均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

  有人说:“老岳啊,你够过就得了,这钱挣多少是多少啊,可别再拼了。”

  岳国军说:“我靠苦干、诚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的钱是够用了,可我得想着跟我风风雨雨的1800多职工啊,我得想着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啊!”

  “留金山银山,不如给子孙留个绿水青山。我感到,我研发生态环保项目,打造绿色矿山,这个钱,花得有价值啊!”

  “建设环保煤矿,奉献绿色能源”是集团公司发展的理念,也是岳国军努力建设一个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矿山的追求。公司连续十年研发生态环保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记者了解到,过去,我国矿山环境的破坏程度相当严重。多年来,矿山开采造成的地址环境和地质灾害越来越重,先开采后治理或光开采不治理现象十分普遍,致使绝大部分矿区出现地表塌陷、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人为地质灾害。甚至对大气、土壤、水体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岳国军说,每每看到早期的开采方式原始而落后,除造成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意外,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就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在煤矿充填开采方面自主成功研发了“采掘充机械化胶结充填采煤工艺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承担了科技部20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采掘充机械化胶结充填采煤工艺技术与装备”科研课题,在中国矿业大学的学术支持下,顺利通过了课题验收。

  有人说:“老岳啊,你每年少挣1000多万元,搞了10年环保煤矿,值吗?”

  岳国军说:“留金山银山,不如给子孙留个绿水青山。我感到,我研发生态环保项目,打造绿色矿山,这个钱,花的有价值啊!”

  10年来,公司消化利用矿山产生的煤矸石、金属矿尾矿、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固体建筑垃圾、风积沙、矿山疏矸水等工业、建筑业及环境废弃物300万立方米,减少了土地占用,消除了污染隐患,形成了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链。

  中国矿业大学一位专家介绍:该项目有效防止矿井下冒顶、火灾、透水、瓦斯、粉尘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发生;资源采出率由传统方法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开发利用;彻底颠覆了矿山企业传统开采方式形成的开采—破坏—治理的落后方式,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十年来,企业累计上缴税金超亿元。

  2016年9月23日,公司与北矿城投资集团、矿交所、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建阳光资产管理公司等10余家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相关联的公司强强联手,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矿业生态投融资联盟”,共同致力于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综合治理。公司将在矿山环境治理及相关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业。

  “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才是合格的企业家。我过个苦日子,看到有人作别子,总想搭把手。今后,只要条件允许,向上向善的事,我要一直做下去。”

  农民出身的岳国军,虽然富裕了,但还保持着农民那份淳朴本色。他说:“我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低调做人,凭良心做事,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实实在在地为职工为广大群众为社会服务。”10多年来,他把大量精力倾情公益事业,惠泽数千群众。

  2007年,平庄镇兴隆庄村和黄安铺村在为村民修路过程中遇到了原材料困难,他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两个村捐助水泥400多吨,价值20万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岳国军捐款10万元。2014年春季,岳国军听说小五家乡谢家营子村机电井配套缺少资金,千亩农田浇不上地,村里十分着急,他慷慨解囊马上送去5万元,解决了千亩农田浇地难问题。自2012年起,每年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截至2016年已资助25万元。2015年,马架子村一农民家的孩子患白血病,他捐款3.4万元。

  岳国军热爱公益事业,10年来,修路、修桥、文体活动、向学生捐资购书、助残日捐款、救助贫困学生、提供取暖用煤、给危房户建房等,做了很多好事、实事。

  岳国军深感传统教育对个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性,在家以身作则影响家人,在公司极力推崇圣贤教育。近年来,先后带40多人到外地参加学习班,请全国孝贤人物到本地做讲座,为本单位以及外单位创造了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公司内外受教育人数达3000多人次。

  岳国军说:“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才是合格的企业家。我过过苦日子,看不得有人作别子,总想搭把手。今后,只要条件允许,向上向善的事,我要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