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济矿跑步进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传钧 济宁报道

  “能用机械的不用人” “能改善职工劳动强度而不改善的,生产矿长要与职工一道工作,直至环境改善为止”“让职工分享到因节支降耗、小改小革所带来的有益成果”……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是济矿集团总经理张广宇在多种会议上经常提到的。为什么要提这些呢?张广宇深知:“无人则安,少人则安”,“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举措,既是对职工的关心爱护,也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

  2016年12月,济矿集团安居煤矿一举通过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省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验收,成为该省首家地方煤矿示范单位。近日,记者在安居煤矿采访时发现,2017年1-7月,该矿持续开展了装备机械化、系统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了矿井的生产工作效率。截止到7月底,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及煤流系统减员提效项目共19项,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人员、改善了劳动环境。

3.jpg

济矿集团井下煤岩巷掘进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设备投入加大 减人提效明显

  应用岩石巷道快速掘进成套设备。安居煤矿东翼轨道大巷、东翼回风大巷均应用大功率岩巷综掘机进行掘进,后面跟转载胶带机直接进入分矸仓;在分矸仓的下口安装给煤机、弯道绳式推车机实现连续接车,使全岩综掘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

  将绳式推车机应用于东部轨道大巷分矸仓下口,与给煤机配合使用,实现一人遥控连续装矸。解决了传统装矸操作人员多、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每天可节约用工4-6人。

  煤矿井下高效有轨辅助运输系统单轨吊网络化应用。单轨吊的网络化应用是安居煤矿2017年“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2017年前几个月的努力,单轨吊网络化应用已初具规模:井下形成了一万米的单轨吊轨道运输系统,配置了四台单轨吊机车,所有采掘地点全部实现单轨吊运输,形成了大运输模式,减少用工80人。

  井下煤流系统集中控制。东翼集中皮带、南翼皮带集控系统已完成,实现视频监控,集控操作,实现减员8人。下一步将在安居煤矿皮带系统进行推广,将井下皮带运输系统形成智能化集控平台。

  安居煤矿东大巷安装了一套快速架空乘人装置,实现了人员运输机械化。架空乘人装置实现了静止上下人、自动变频控制、无人值守等功能,速度可提高至1.7-2.5米/秒。

  安全系数增加 劳动强度降低

  综采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安居煤矿所有工作面全部实现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全部配备迈步式超前支架、端头支架。传统单体支柱,工作量比较大,占用人员较多,劳动强度大。工作面每班至少配置4人进行超前支护、端头支护,按安居煤矿两面同时生产计算,每天共需单体支架工30人。该项目实施后,一人就可完成操作,每天只需6人,最终实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安全系数,减少用工24人。

  小型超前单轨吊的推广应用。工作面超前段安装电动单轨吊,现在2313、1309工作面使用,可解决超前大型物料的运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系数,解决了部分复杂条件下物料运输问题。

  一米顺槽皮带液压卷带装置的应用。该卷带装置已在1309工作面投入使用。原来工作面回采时,传统顺槽皮带抽出方式为人工操作,需至少5人同时作业方可完成,劳动强度大,且安居煤矿工作面皮带顺槽温度较高,高强度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项目实施后,仅需2人配合操作即可完成,且全过程为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

  动筛车间溜槽改造项目。避免了因溜槽内部积煤堵塞而导致的生产影响,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可省去机台工清理溜槽、维修工修补溜槽的工作。

  水力自动升柱机的应用。用静压水作为动力源升单体液压支柱代替乳化液泵站,节省资金、体积小、移动和使用方便,减轻了人工作业强度。

  系统优化升级 集控水平提高

  洗煤厂系统优化升级。通过对洗煤厂“107、133溜槽改造”“硫化皮带净化技术全面应用”“井上大仓配仓刮板实现集控”“145皮带给煤机集中控制”四个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用工8人。

  卸载站密闭门优化设计。卸载站原密闭门采用人工开启方式,因开启阻力大,一人操作难以开启,是卸载站无人值守项目的瓶颈,通过改造,安装一电液动油缸,实现一键操作开关密闭门,最终实现卸载站无人值守,实现减员4人。

  选煤厂主洗车间各类阀门集控改造。这一改造升级实现了主洗车间的远程集中控制,在大大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主洗车间一楼工人的劳动强度。

  安居煤矿高度重视企业降本增效工作,今年上半年发放节支降耗措施奖励近3万元。在上半年“降本增效、节支降耗”94项方案中,75项方案已实施,各项目方案估计可节约资金约543.3万元。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既是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需要,也是降低煤矿职工劳动强度、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需要,更是煤矿企业减人增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的需要。因此,济矿集团积极主动地做好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作,让“四化”惠及更多职工,是务实之策、明智之举、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