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峰 陈洪瑞
“我矿创客中心常驻创客122人,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技术攻关70余次,组织头脑风暴、创客论坛10余次。公司累计获得国家专利75项。”8月20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新巨龙公司创客中心负责人李邦帅,接受采访时介绍。
核定年产能750万吨的全国千米深立井代表矿井、有“山东第一矿”美誉的新巨龙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自身转型升级“命脉”工程,搭设“创客中心”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增盈创效。
该公司的创客们,瞄准“打造国内井工矿井人均效率效益第一品牌”目标,坚守“变问题为课题”理念,对接生产瓶颈、经营难题,实施攻关。“原煤运输系统区域集中控制技术”“回采发泡水泥充填工艺”“全方位立体电法物探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应运而生。“今年已经完成课题攻关160余项,产生了一亿多元的效益。”新巨龙公司总经理唐军介绍。
“管道机器人主要由远程操控和机身两部分构成,它可以在危险状态下代替人工,顺利完成对封闭巷道及事故巷道的信息传输和物资运送……”该公司创客中心聚焦机器人替代试验、工作面无人化研究、“云+N”大数据模式等尖端技术,实施装备远程化控制、数据自动化采集、采煤无人化值守改造,推动矿井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向“智能化无人”跃升。
在矿井采掘专业,新巨龙公司的创客们把几百吨重的进口掘进机改造成了远程操控,切割时人员全部撤离,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切割、无人则安”,创出大断面硬岩月掘进160米新纪录,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优化放顶煤工艺,在上端头安装掩护架,实现全面放顶、不留死角,每月多回收煤炭1400吨;优化工作面缩面顺序,完善撤除流程,实现撤架缩面不减产,较以往提前6天完成撤面工作;研发自动化远程喷浆系统,最大水平喷射距离可达千米,实现“千米喷浆不移机、自动上料无粉尘”。
实现了采掘高效,只是强壮了煤矿生产的一条腿,作为另一条腿的后勤辅助系统,同样不能软弱无力。
“原来要操作全矿41部输煤皮带,在井上下各个现场需要63个岗位操作工,现在通过集中控制改造,每班只需两个人坐在皮带集控室内,点点鼠标就能完成皮带的开停。”新巨龙公司皮带工区区长张风军说。创客们针对井下皮带战线长、设备多、用人多的实际,以自动化科技手段,研究原煤运输系统区域集中控制技术,工作人员只需在地面原煤运输集中控制中心轻点鼠标,就能开停井上下任何一部皮带,实现了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