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为破解基层业务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两张皮”问题,笔者以某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为例,试论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该支部聚焦党建要求、工作需要和党员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建立了党课、解读、交流、行动、典型、载体等六个党建平台,有力强化了党建责任、盘活了党建资源、激发了党建热情,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促进、双丰收。
一是人人讲,上好党课。党课是六个平台中铸魂励志的总龙头,微言大义启迪共鸣,夯实党员思想政治根基。支部书记、委员带头,普通党员积极参与,轮流给大家讲党课,变传统党课的“一人讲、大家听”为“人人讲、大家议”。年初制定全年党课初步安排,征求全体党员意见后组织实施。让每名党员带着感情讲,把自己摆进去,以讲促学、以讲带学。党课突出快、活、实三个特点。快就是不长篇大论,主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段,每次控制在半小时内。活就是内容广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章党规、中央出台的文件或时事热点,谈认识、谈感受。实就是贴近工作、生活实际,讲述真人真事,深入浅出阐述深刻道理。
二是与时俱进,搞好解读。解读是指点迷津的方向标,帮助党员及时了解中央管精神,掌握业务知识,助力业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支部高度关注及时学习,每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出台重大决策部署时,及时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引领大家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消化吸收,时刻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推进中鼓励普通党员结合业务工作、参加会议或调研等的体会,踊跃开展解读,最大程度实现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共享。每次解读时长半小时,支部定期研究下发解读课题,各党小组及时申报解读安排,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好效果。
三是思想碰撞,组织交流。交流是内化于心的催化剂,通过交流心得体会,把学习教育内容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确保真正消化理解,自觉内化强化。支部针对工作任务重、人员难集中的客观实际,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体会交流,共享思想感悟和学习成果,通过思想碰撞激发新火花。在日常交流上,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和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围绕如何守纪律、讲规矩,对照政治标准、纪律规矩、工作要求、精神状态等,深刻分析差距不足,树起行为标准,明确方向目标。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参观、征文等活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抒发对党的认识和热爱。
四是注重细节,规范行动。行动是外化于行的示范课,是对党员日常言行举止的具体约束规范,是连接思想教育和行为转化的桥梁纽带。支部坚持在组织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从细节入手,一点一滴转思想、带作风,引导党员在一言一行中立起忠诚看齐的标尺,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先锋模范的形象树起来,自觉做到人人合格、时时合格、处处合格。进一步细化完善支部党员干部行为规范,扫除廉政风险隐患,引导全体党员把党的纪律变成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自然而然的行动。建立严格的考勤考绩制度,每天对全体党员的出勤和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定期汇总梳理,促使党员把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是比学赶帮,树立典型。典型是激励感召的助推器。通过打造崇尚荣誉、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充分激发党员投身事业的内生动力。支部经常性开展“比贡献、学业务、赶先进、帮同志”实践活动,让党员在互帮互学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继承弘扬优良传统作风,营造“人人想成才、人人做贡献”的鲜明导向。每季度按照小组推荐、民主评议、支部研究、公示确认、事迹宣传的程序,评选“业务骨干”、“学习创新”、“先锋模范”等多个典型,通过讲述身边故事、学习身边事迹的一系列举措,真正用可信可学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大家;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围绕核心业务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体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
六是依托新媒体,建立载体。载体是寓教于乐的新学堂,具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是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加强党员教育的探索实践。支部针对青年党员多、接收新鲜事物快、对新兴媒体感兴趣的特点,建立党支部微信群,让青年党员自己当管理员,及时收集整理“两学一做”等方面的学习资料,定期选取推送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企业党委重要会议精神等各类信息,供全体党员随时点击浏览,变“填鸭式”学习为“点餐式”学习,实现了学习教育向新媒体的延伸,收到较好效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学习手机APP平台,计划设置党史党章、组织生活、天天学习等板块,及时推送大量图书、文章、图片、视频,方便党员随时查找、下载和学习,开展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学习活动。
六个平台是支部教育党员、引导党员、管理党员、凝聚党员的大舞台,广大党员参与党建的热情会越来越高,新鲜感、参与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对于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办公室文秘室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