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皖北煤电集团钱营孜矿针对超长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层构造多及矿压大等不利因素,通过“细监测”、“强支护”、“严标准”和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措施,多管齐下,实现连续8年杜绝顶板事故。
严密措施,给“猛虎”围上铁栅栏。—650米以下开采的钱营孜矿,煤层顶板破碎压力大。钱营孜矿为驯服顶板这只“老虎”,抽出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大拿,组成顶板管理办公室,推进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支护设计和规程措施编制。要求每一个工作面必须结合地质构造情况进行独立支护设计,而且支护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支护技术规范,不“复制套用”其他采区的支护设计。推广应用新技术,掘进系统全部采用,超前支护保护器,为迎头施工人员撑起“安全伞”。
科学施工,让“猛虎”驯良“听话”。该矿把顶板管理当作系统工程来抓,从严从细做好采掘工作面技术管理,做好采掘工作面优化设计。根据矿井开采布局,对所有采掘地点地质构造、巷道布置、采空关系,切眼及停采线煤柱等可能发生顶板问题的区域,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同时,在安排生产接续时,遵循采场矿压规律,避免邻面同时开展采掘活动,合理安排工作面接替,杜绝人为造成采区内“孤岛”工作面,防止带来压力集中及冲击地压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顶板来压强度。
严细管理,给“猛虎”戴上金箍。该矿严格顶板监测管理,每个头面都设有顶板管理员,对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在特殊地点、工作面开采放顶等重要时段,成立顶板管理小组,做到数据分析及时,预报信息畅通,措施落实到位。面对顶板管理难度,采掘部门超前做好顶板管理工作,推行标准化施工,规范现场管理,优化和改进支护方式,提高支护质量。为了防止编制的操作规程成为“纸老虎”。钱营孜矿规定,规程措施编制审批完毕后,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次以上规程措施专题学习,并组织全员考试,人人合格方可开工。对现场作业进行检查考核,发现不合格者,送到学习班复训。
技术部部长薜大为说:“我矿建立锚杆拉力检查台账,给每人入井管理人员定任务,要求每根锚杆都要进行拉力试验,并按要求填写试验台账。各组液压枕、顶板离层仪,每天必须进行一次观测并填写牌板;每天要对各采掘工作面进行矿压监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各区队,让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杜重 李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