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三局六公司新疆国道G216项目为保护动物“让路”
■ 李亚萍 江河 刘婧懿
近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国道G216项目路基施工现场,当施工人员正准备回填一个20米的废弃矿坑时,发现一只巨大的鸟在空中盘旋,一旦车辆和人员靠近矿坑,这只鸟就支棱着一米见长的翅膀凶猛地扑下来。
中铁二十三局六公司承建的国道G216项目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南部,卡拉麦里山(后称卡山)大型野生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境内。这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但主动攻击人的甚少,当人们正在困惑这只鸟的“奇特”举动时,有人在坑底峭壁上发现一个鸟巢,巢内是两只刚孵化还不具备飞行能力的幼鸟。
得到消息后项目部立即停止现场作业,并第一时间通报新疆卡山保护站,经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确认,巢内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工作人员介绍,红隼属于小型猛禽,飞行能力强,捕食迅猛,经常活动在旷野、河谷、农田等区域,一般筑巢在悬崖或者树干上,产卵后孵化期为30天,由雄鸟保护雌鸟喂食,幼隼约30天后方能离巢,人为的转移将极大地影响幼隼的存活率。
为保护幼隼成长,正处于夏季施工黄金时期的新疆国道G216项目决定牺牲宝贵的施工时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让路”。项目部咨询了卡山保护站的意见后,迅速撤离作业队伍和施工人员,并在隼巢周围设立一个半径500米的保护范围,要求所有人员和车辆在幼隼生长期间不得入内,过往车辆必须绕行,直至幼隼长大自行飞走。
“中铁二十三局无论是现场的应急措施还是通报速度,乃至后期的保护方案都做得很好。”卡山保护站对该项目部的一系列举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记者了解到,中铁二十三局六公司新疆国道G216项目,位于古尔通班古特沙漠边沿的无人区,该地区属于高寒气候,冬季漫长寒冷,从11月至次年3月份底,大雪封山,记录最低温度-50°C,施工现场无法生产,全年有效工期仅半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