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饮一杯酒,让光阴走得慢一些》
■ 樱然
初读刘德路老师的诗歌,就被他独具特性的诗歌语言所吸引,他的诗歌带着一种朴素的气质,没有瑰丽的语言,没有过度去渲染一种晦涩难懂的氛围,而是带着一种舒缓、自然、沉稳的技艺,在感性与理性中丈量着时间,见证着时代中的鲜衣怒马以及内心斑斓的色彩,用他特有的诗性魅力,在他走过的季节里,完成一次次词语的采撷。
他的诗歌是一寸寸轻柔的剥离,豁露出来的是光阴的秘密和诗意的内核,他窥探出自然与生命个体的共振,以及不易察觉的细微触动,以此呈现出诗人敏锐的思想与对事物的高度辨识,他是忧郁的,但也是尖锐,向上,积极、悲悯的。
他时而冷峻,时而胆怯、时而坚硬,在一次次内心真诚的袒露中,完成了自我修复;在斑驳的年光里,对亲情,爱情,乡愁、自我生存与灵魂的悲苦进行了诗性的指认,对生命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有了自己的格局。
从日常生活中那些隐微和细小的痛楚出发,以简静,或繁复、抒情又曲折的笔触,深入旧时光和现实,审慎低缓地表达出对自然生命的温情和敬意。他正视人类经验的复杂,体认卑微人生的艰难,也珍视生命自身的经历、时光的疼痛所构筑的个人历经。
这一组充满智慧之光的作品,极具想象力,灵动,而又不乏厚重,横向与纵向感都很开阔,在叠进,引申中构建了自我,也阐述了自我,真实表达一种对于事物兴衰和生命细节的不间断关注,对于消逝的生活的映照和唤醒,传承与更新,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充满喻意和象征意味的空间,精微又不乏适度的抒情,洋溢着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在高扬,独行、从容的诗艺中,完成了一次自我修行。
向生命之光靠近
■ 蓝色雨
读刘德路老师的组诗《饮一杯酒,让光阴走得慢一些》,让我自然温馨地走近了他的内心世界,窥探他高尚的诗人情操,感悟他强烈的积极向上的顽强精神,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他的正能量。
他在《面对黑夜,可以说不》一诗中写到:“如今面对黑夜,可以说不/我不纠缠是否真的有鬼存在/也不纠结天空连绵的阴雨/不计较楼上高跟鞋娇嗔的声音/不理会楼下啤酒瓶相互的谩骂/以及那些一会儿死去/又一会儿活过来的鼾声”。
在一组排比阐明诗人的“不”之后,更进一步地阐述:“我会想着行走的脚步像风一样轻/想着流淌的血液像奔跑的小溪/想着脆弱的骨头不再呻吟/也念及那些被践踏的花草/在夜里是否已安然入睡/偶尔,孤独会仗着黑夜向你袭来/其实,没有星光的夜晚/嘀嗒的时钟每走一秒/你与黎明就快速接近一步”,字里行间,无不彰显诗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精神。
诗人有爱心,他爱天空,爱大地,爱我们这个社会,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他的《一朵横空出世的云》一文中,予以了清晰而明朗的体现:“一朵横空出世的云/敞亮深藏的爱向天空表白/灵魂拉长了大地的影子/有时身心疲惫,有时/也伤痕累累/却自始至终/不会落地成灰”。
诗人同时还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儿子,他在《喊一声母亲,母亲的白发就疯长》中写到:“喊一声母亲,母亲的白发就疯长/像一片片积雪/把门前屋后映得发白/她稀疏的发丝上/一个年少的影子在晃来晃去”。给包括我在内的孩儿们一种强大的心的震颤。
不胜枚举,可以说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是有亮点的,不仅有思想,有感悟,都积极向上,对生活和人生都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同时诗句优美,意象贴切,值得我好好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