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勇者无惧 习酒君品文化的勇毅一面更可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程万松

  成功的商业品牌均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发掘需求,有效供给,以获取利润。卓越的品牌往往还会在有效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承载具有人性光辉的公共价值。习酒正是把建立于中华民族人性光辉之上的君品文化作为品牌的价值内涵,在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从而实现传承、创新和弘扬。这也是习酒在近几年来内外兼修的过程中快速增长的深层逻辑。

  但在4月,习酒在君品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与自由搏击类的强IP昆仑决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约。与习酒承载君品文化相似,昆仑决是中国尚武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体现者中华文明中永不言败的竞勇毅精神。

  人们往往习惯地认为,君子是谦谦躬礼、温文尔雅,一副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其实不然。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内涵本身就有很多面。譬如君品文化的首席形象代言人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他所教授的课程,不止后世所传的诗、书、礼、乐等文化课程,而是涵盖了儒家所论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就是军事相关的课程。孔子文武兼修,德才兼备,当然在酒风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据说他“唯酒无量不及乱”,这是饮酒最高的境界。所以后人在写以酒为题的诗赋时,常把孔子比作酒圣人。但孔子的唯酒无量不及乱,不是沉湎于酒,而是要做到“不为酒困”,不强饮、不酗酒,不因酒失礼、失德,不因酒而伤身。所以,在孔子的饮酒文化中,不仅要恪守文明酒礼,而且也在倡导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孔子以下,还有一位文武兼修的好酒之人,就是李白。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李白早年曾师从当时最有名的纵横家赵蕤,纵横捭阖之间练就一副侠胆豪情。一句“拔剑四顾心茫然”,把李白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李白的豪情,不同于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政治抱负,而是有一股浓郁的豪侠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喝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境界。

  实际上,在古代盛传至今的有文有武又有酒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例如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例如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它们最能体现我们这个充满诗性的民族的集体性格。

  文从柔,武从刚,其刚易折,其柔易卷,所以中华民族做遵从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中,历来讲求刚柔相济,文武兼修。所以,君品里的尚武精神,恰如心有猛虎,细嗅幽兰,它不是穷兵黩武,不是沉醉于血性贲张的格斗刺激,也不是一味谦和,不忍对抗,而是一种以武会友、永不言败的勇毅精神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