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要牢固树立“政治为纲、党建先行、锋领驱动”的首要使命,“四力驱动”提升党建工作“首位度”,毫不动摇地将国有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思想建设“聚力”。坚持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对标意识为重点,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发动、学习深化等有效措施,激发干部职工队伍促融合、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开展大讨论的落脚点放在解决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开阔的思维、开明的举措,吸纳先进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对标先进的动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精心选择学习内容,善于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工作学,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提升智慧,在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引导职工队伍学以立德、学以增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环境,跟上时代步伐,防止和解决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等问题。深入开展对标管理,细化各项指标内容,引导基层比发展、机关比服务、领导比业绩、岗位比效率,努力营造比着做、赛着干、人人争先、个个向前、努力创优的浓厚氛围。
组织建设“加力”。加强生产经营一线党支部建设,把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把促进生产经营的成效作为重要检验标准,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有效载体,动员广大党员进行科技攻关、创新创效,在技术管理、工艺推广等方面狠下功夫。深化党内创先争优活动,抓住安全管理、生产经营、节支降耗等重点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比武、岗位承诺示范、岗位提质提效活动,通过创先争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难题,进一步打开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形成推动发展有新气象、管理队伍有新形象、基层组织有新活力的良好局面,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探索实践党建绩效管理,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党建工作,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提高岗位价值贡献率,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大力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身份意识、形象意识,激发党员身份上的光荣感、事业上的责任感、学习提高的紧迫感,使之成为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党员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建言献策、科技攻关,使之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排头兵。
作风建设“发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狠抓落实、高效执行的精神状态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开阔思路,抓好经常性工作。紧密联系实际,制定作风建设具体措施,通过工作流程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堵塞工作上的漏洞,做到制度严、岗位明、责任清,使山能重装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加强协调,抓好协同性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围绕中心、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做到上下同频共振,左右相互配合。紧紧抓住企业发展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深挖细究,找出关键症结所在,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克难,推动发展。严肃纪律,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按照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推进学习型、服务性、效能型、创新性、廉洁型机关创建,把机关建设成为服务企业的贴心层、不尚空谈的指导层、立说立行的表率层、勇于改革的领头雁、敢于担当的排头兵。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人员服务发展能力、协调运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高效执行能力。
制度建设“给力”。紧扣融合发展实际,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有重点地开展国企改革、政策法规、经济管理、产业重组、风险防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推动发展的能力。认真执行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认真调研讨论,倾听职工意见,善于集中职工智慧,不断提高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发挥党组织议大事、谋全局、明方向的作用。加强对资金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财务风险;狠抓合同管理、物资采购、比价招标等制度落实,严格资金流转的过程控制,确保资金链安全。完善新形势下职工思想稳定工作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与严格管理、依法处置结合起来,把法纪教育与源头预防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稳定目标管理制度和维护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营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完善企业文化深化发展的管理机制,深度融合能源集团“超越”文化,抓住产业重组、融合发展这个文化核心,建立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重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