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先发制人, 英福特率先完成制造业的智能运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夏雪

  工业4.0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国内的制造企业都被全数字化所描绘的场景与愿景所吸引,纷纷开展了信息化转型历程。从研发、供应链、工厂运营到营销、销售和服务,数字化制造技术改变着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并彻底刷新了制造业的版图。针对智能制造系统研发的热度一直没有下降的趋势。

  然而,与数字化产业链的大热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化维修系统在智能制造的规划中似乎被冷落了。直到最近几年,在优化后的产业链与资源配置的衬托下,维修费用的财务报表引起了各企业的注意,维修系统信息化研发正式被列入多家研发机构的规划中。

  不过,总有人眼光独到,思维超前。早在2010年,国内刚刚引入智能制造的概念,北京英福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荣会就带领企业的团队,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规划执行、数字化维修等多个角度,展开了工业信息化软件的研发。时至今日,先发制人的英福特团队已经率先完成了完善的数字化维修系统研发工作,能够有效地管理制造装备“从产生到报废”的全部过程,帮助企业进行全面质量追溯和周期、成本控制。

  据统计,安装应用了英福特数字化维修系统的企业,每年可带动2.5%~5%的工业运转能力增长,降低事故故障率达75%,降低设备维护费用25%~50%。而数字化维修系统的成功应用,也让英福特团队成为国内数字化维修领域的标杆。

  英福特研发团队负责人,总经理崔荣会介绍说,数字化维修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对设备和产品的性能衰退过程的预测和评估,对设备或产品进行预测维护,提前预测其性能衰退状态。“与传统的故障诊断不同,数字化维修侧重于对设备或产品未来性能衰退状态的全程预测,而不是某个时刻的性能状态诊断。在分析历史数据的同时,数字化维护系统引入了同类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地调整相应信息传输频度和数量作按需分析,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数据采样信号传输与分析,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预测和决策准确度。”

  如今,崔荣会的团队将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对大型机器设备的制造信息、工况信息、维护维修信息进行了全方位、多尺度和多维度的深入挖掘分析,将数字化维修系统成功应用于挖掘机械、焊接机器人、机床加工、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系统的智能维护中,帮助企业实现了装备修理过程的跨企业多部门协同工作,为建立完善地现代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先于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崔荣会的综合视野,此后,崔荣会还提出了将全数字化网络架构与全数字化解决方案相结合的战略。英福特将在整合全球研发力量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携手众多知名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至少要在工业4.0的新起点,实现某些领域的‘弯道超车’。”崔荣会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