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百年老字号焕发新风采 参鸽药业实现“华丽转身”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自1910年始创普太和药房,到1956年组建国药生产合作社,成立中药厂,并几经易名,黑龙江参鸽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参鸽药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百年发展。走进参鸽药业车间环廊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犹如镜面的塑胶地板、洁白如雪的新材料墙壁,中药产品随着流水线的运转不断向前涌动。

  参鸽药业的生产车间内整洁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和颇具科技感的自动生产线,不断冲击着记者的眼球,让人很难联想到这是一家有着百年传承的老药厂。而正是靠着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先进生产技术的完美结合,百年中华老字号——参鸽药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百年传承,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传统制造工艺技术,更使参鸽药业拥有了167个品种药号的无形资产。”参鸽药业副总经理程锡龙告诉记者,参鸽药业采用北方得天独厚的地道药材生产,传承了独特的炮制工艺,加工精细,处理得当,与南方的中成药相比,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等特点,现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都为参鸽药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参鸽药业投资1.93亿元,在富拉尔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中药生产基地,占地10万平方米。新厂区全部根据新版GMP的规范新建,设备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厂家,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2015年,新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不仅为参鸽药业再次腾飞插上了双翅,更让这个百年老字号企业焕发出了现代化企业的风采。

  走在新建生产基地车间内,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成果随处可见。在片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随着自动生产线不断运转,一瓶瓶完成灌装的“喉康散”从封闭灌装车间墙上的一个小窗口内不断向外涌出,而与之相连的包装生产线快速将小瓶产品打包成盒。而整条生产线加起来也就十米长。“你别看这条生产线不大,但它一年的产值就能达到2000万元。”参鸽药业生产厂长李艳丽告诉记者,通过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企业在原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使企业产能大幅度提高。

  在与“小生产线”一层相隔的丸剂生产车间内,两条十几米长的水蜜丸生产线就显得蔚为壮观。机器自动在生产线的一头持续地投放原料,另一头不断涌出完成加工的成药。“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我们从药粉投放到成药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仅单班生产量就可以达到2吨,产值30万元。”李艳丽告诉记者,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产能,更是通过现代先进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精制成现代先进剂型,提高成药疗效。

  “产能的扩大、技术的提升,新生产基地的投产,可以说为我们企业发展,装上更大马力的发动机。”程锡龙告诉记者,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参鸽药业的订单量逐步提升。今年,参鸽药业的销售目标是要达到3个亿。与此同时,参鸽药业还积极与修正、步长等大型医药企业合作,而与步长药业仅血府逐瘀丸一个品种产品,就签订了2000万元的大额订单。

  新希望,新未来,新生产基地的建成,拉开了参鸽药业发展的新篇章。在新的起点上,参鸽药业蓄势待发,以崭新的姿态诠释“中华老字号”制药企业的风采,开启百年新辉煌。

  (据消费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