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宽窄文化
本报讯 (记者 喻宁) 2017年5月8日, 宽窄哲学研究院召开宽窄哲学研讨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到会并讲话,会议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研究员主持。四川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副巡视员、工会主席汤柱国,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读城》杂志社等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会议。
李后强认为,在无限可分的多维世界里,宽窄只是一个过程和层级。宽窄地位可以交换,可以配对形成DNA双股结构,可以相互渗透形成太极结构。只有在日常的欧式空间里,宽窄才有明确意义。在拓扑学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在模糊学中只有数值没有边界,在黎曼几何中不承认平行线的存在。在相对论中,空间可以折叠,维数可以变换,时间可以膨胀。在量子论中,任何物质都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动又是粒子,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确定。在弦理论中,把物质细分到极限时都是一段细弦,波动构成物质,大千世界是一场正在演奏的交响乐,空间弥漫的是波动和频率。宽窄是空间的形变,是引力场,是价值场,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反映。宽窄是物质也是波动,是有形也是无形,是历史也是现实,是符号也是运算,是曲线更是文化,是视觉更是心态,是尺寸更是境界,是几何更是哲学。在过去,宽窄是一种比较和感觉;在眼前,宽窄是一种记忆和传统;在未来,宽窄是一种品味和价值。
汤柱国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宽窄品牌的缘起与文化内涵,希望宽窄研究能够讲好有品位的品牌故事,发展适应大众的时代哲学。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荻认为,宽窄包含了人类的无限欲望与有限实现之间的矛盾,践行宽窄贵在履责。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金辉从心理与精神、方法论与应用的角度阐释了宽窄的内涵。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雪梅提出,宽窄文化与天府文化高度契合,应当将宽窄哲学的理念、方法融汇于天府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为波结合具体事例,从管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宽窄的边界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王川从时间与空间合一、时间与空间转换的角度论述了宽窄的辩证关系,指出宽窄是人生哲学、实践哲学。四川省委政研室文化处处长谢圣赞指出宽窄哲学是四川走向世界的纽带,宽窄之中有文化,宽窄之中有历史,宽窄之中有哲学。《读城》杂志总编辑韩毅提出要重视宽窄哲学的传播和运用,要将宽窄与供给侧改革等热点联系起来。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周世祥对宽窄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证,指出宽即窄、宽中有窄、宽可变窄、由宽至窄、无宽无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研究员李后卿提出宽窄的“三论”,即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认为宽窄即是个体的智慧,也是国家的“治道”。[紧转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