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涛 吴莹
近期,记者走访发现,当前昆明市低价白酒产品继续遇冷,而公众消费升级却带动中高端产品升温。总体来看,白酒市场略有回暖,但仍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
消费升级带动中高端酒升温
据都市时报报道,秦先生在昆明豆腐营农贸市场旁销售散装白酒已经有10多年了,他感叹,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买散装酒的人越来越少。他的顾客以周边小餐馆和收入不高的中老年男性居多。
正说着,顾客就上门了。年逾60的张先生是这家店的常客,他说,自己一个人住,没事儿就爱喝一盅,“我退休金也不高,买不起好酒就来打点散装酒喝。”秦先生说,由于以零售为主,散装白酒销量并不理想。
沃尔玛超市销售人员也反映,现在销售比较好的几款酒大多是中高端产品,价格大多在300元以上。消费者能够承受的价格越来越高,不管是自己喝还是送礼,都愿意买贵一些的酒,显得有档次,“就像有些结婚的人,嫌婚庆公司那边提供的酒差,会到超市买酒,选择酒品的价位一般都在100元左右。”
这一情况从泸州老窖2016年年报可侧证,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高档、中档酒类营收分别为29.2亿元、27.91亿元,分别较2015年上涨89.39%、72.35%;而低档酒类营收23.63亿元,较2015年则出现了30.72%的下滑。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低价酒销售情况不佳,而中高档产品却受到欢迎呢?
酒业家(酒类专业财经媒体)工作人员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开始追求中高端的产品,之前安徽甚至出现了40多元的低端白酒卖不出去的新闻。”
缓慢复苏白酒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大型超市卖场的白酒销售人员都表示,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高端产品均在去年下半年完成涨价,涨幅在数十到数百元不等,今年尚未调整价格。
而像郎酒、洋河等二线品牌今年销售状况良好,未来预期也会涨价。他们预测中端产品的价格变动不会有高端产品那么剧烈,涨幅大约会在20-30元间。至于涨价时间,其中一业内人士预计为今年8月。
近5年,白酒行业屡遭重创,且连续3年行情低迷,多少白酒从业人员被迫转行。2012年3月,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高档酒类,中高档白酒消费量因此大幅下降。再加上同年年末,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爆发,再次波及整个白酒产业,多家酒企股票大跌,白酒行业再受重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为1226.20万吨,同比增长7.05%,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1498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利润减少100.8亿元,亏损企业达117家。直至2015年,酒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酿酒行业2689家规模以上企业仍有299家亏损,亏损面达11.12%。
面对目前白酒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昆明白酒批发商赵女士认为:“白酒也有‘酒周期’,此前价格跌破,很多人转行,导致整个市场供应偏紧,挺过周期低谷后,市场供应一紧,价格自然就起来了。”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白酒行业虽然出现了部分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缓慢的复苏渐成趋势,但是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难以形成迅猛的增长势头。白酒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预计将会有一批规模小、力量弱的企业倒闭,为名优企业让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