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万源市立足生态资源及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到2016年底,该市林下经济总量达25.1万亩,实现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下经济上获得的收入达1300元,占农民年均林业收入的55.2%。
突出示范基地打造。立足资源优势,引导经营主体向市场前景好、风险低、周期短的特色产业聚集,建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示范亮点,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农户脱贫奔康。2016年,建成以核桃、树花菜为主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乡镇和专业村各3个,在茶垭、石塘、罐坝三乡建成林下养殖旧院黑鸡基地3个,在蜂桶、石塘两乡建成林下养殖蜂蜜基地各1个,在茶垭乡建成林下育苗和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基地各1个。
突出经营主体培育。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支持贫困村发展木质原料林、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新型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达州市级2家;林业专合社(家庭林场、协会)37家,累计注册资金7497.45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6.2万亩,带动农户5.8万户。通过“公司+专合社+农户+基地”、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动林下经济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林下循环经济收益最大化。
突出经营模式创新。实施“万亩林亿元钱”工程,重点采取林经、林药、林畜、林禽、林旅等模式,种植林下豆类、中药材、菌类、高山蔬菜等矮杆作物,发展林下养殖旧院黑鸡、板角山羊、蜂蜜等特色养殖业。通过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在鼓励扶持经营组织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同时,引进省内外等企业投资该市生态旅游开发、富硒食品加工、林下蜂蜜养殖等,推进林业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绿色经济转型。
突出生态品牌创建。立足林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新型经营组织创建生态品牌。2016年,该市溪口乡珍珠花菜基地被复认定为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珍珠花菜及其制品获批实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八台山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通过省旅发委公示,并荣膺2016四川旅游景区十强,鱼泉山庄、鑫盛度假村等4家农庄被评为省星级农家乐。生态品牌的创建为山区农民脱贫奔康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蒋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