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遂宁 工业强市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杜静 张小星

1.jpg

2.jpg

  2017年伊始,遂宁市副市长、安居区委书记雷云就表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合力支持。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全区发展总目标,科学谋划今年工业工作发展思路和具体目标,力争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龙头企业强势牵引现代装备集群初现

  记者在江淮汽车厂区看到,整齐停放着的已制造完成或即将完成的车辆,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市场的检阅。

  春日的暖阳中,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处处迸发着建设和发展的活力。

  “江淮汽车于2013年正式落户安居区,2014年3月开建,到今年3月整整3周年。2016年,我们生产了15943辆车,超额完成15000辆的目标,自主研发的产品也销售了2000多辆。而今年,我们的生产目标是保底25000辆,力争达到30000辆,是去年的两倍。”该公司综合部部长马其鼎说,去年,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了新能源纯电动轻卡,现在正向国家申请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除了新能源轻卡,该公司还结合安居区的天然气资源优势,研发天然气轻卡,目前已进入最后研发阶段。

  在四川江淮汽车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组装。而在每条生产线的协作下,一辆辆崭新的“安居造”江淮轻卡令人欣慰地诞生了。

  大企业快速发展,对关联性企业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目前,安居工业集中发展区内,为江淮配套的企业有十几家。在四川江淮汽车厂区对面不远处,就是为其配套的企业云内动力。

  “我们主要给江淮配套生产车架和货箱,目前的产能是年产3万台左右。今年,江淮的产量增加了,我们的产量也会增加。我们已经制定了提升产能的计划,制定了5万台的目标。” 遂宁云内动力机械制造公司总经理助理凡次永说,由于先期他们没有想到江淮发展会如此迅速,自己公司的产能增加也非常快,所以公司设备、厂房等都将增加和扩建,以满足新的产能需要。

  凡次永的感受并非唯一。随着江淮汽车的发展,其对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也逐步显现。

  近年来,安居区采取“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策略,重点培育江淮汽车、云内动力、讴神机械等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抱团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

  目前,江淮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以及检测等生产线联动量产,一期项目全部建成,已具备双班年产6万台的整车生产能力。全区已入驻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25家,形成了以江淮汽车、海特汽车为代表的整车产业集群;以云内动力、湖北车桥等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华能机械、力扬工业等为代表的机电配套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优势资源得天独厚工业强区动能倍增

  安居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气资源。2014年2月,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勘探经国土资源部审定,地层横跨四川省遂宁市、安岳县和重庆市潼南区,探明储量4403.83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3082亿立方米,为国内同类型之首,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古老、单体规模最大的气藏。

  突出的资源禀赋,为相应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9月,安居区政府与重庆重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燃气发电机组及实验检测中心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一年,总投资达1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各类新能源发电机组1000台,可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检测。

  “安居区要把工业的基础筑得更牢,重点支持现代装备制造、天然气等主导产业链延伸,打造产业集群,加速产业集聚。”在今年安居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雷云说,安居区要突出产业支撑,做强区域经济。

  安居区政府和企业的发展自信,自然离不开安居区雄厚的资源优势。

  记者日前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截至今年3月31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地层投产气井已达44口,日产气2700万立方米,约占川渝地区的22%、全国的6%。目前,磨溪区块的年产气能力已达110亿立方米,单井日产气能力为国内最高。累计产气200多亿立方米,为资源地创利160亿元、创税37亿元。

  极具规模的资源、产业优势,让安居区的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软环境锻造硬实力招大引强持续发力

  无论是短短3年时间,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江淮速度”的江淮汽车,还是磨溪区块已可见的良好发展前景,都离不开安居区“软环境”的孕育。

  今年以来,安居区紧扣“加快发展、弯道超车”战略,找准了“超车”着力点,把2017年定位为“招商促进年”和“项目攻坚年”,由区主要领导抓招商,围绕汽车和天然气产业链招引项目,全区招引团队主动出击,全力保障招引落地企业的服务。

  2017年春节刚过,遂宁市副市长、安居区委书记雷云和区长管昭先后率领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组成招商小分队,奔赴安徽、合肥、深圳等城市招商,重点将目光瞄准符合本地汽车、天然气产业的企业,每天密集对接两三家关联企业,只为引来完善安居产业链条的好项目。

  通过“保姆式”服务,安居走出了一条独有的招商道路,掀起了安居春季招商大会战的热潮。截至目前,安居区已经主动外出对接了几十家企业,并与投资1.5个亿的致远物流签订了合同,实现到位资金15亿元。

  而安居招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吸引了外地客商主动上门对接。

  “今年以来,已有30余家外地客商前来安居考察投资,不少来访的企业家对安居的投资环境和前景非常看好,表示将把安居发展优势、区位优势、投资环境等情况如实反馈公司,进一步明确投资计划,积极争取来安居投资建厂。”安居区投促局局长王颖表示,今年是安居区的投资促进年,招商工作人员变得更加专业,对安居工业布局的把控也更加到位。

  引进来,还要能留得住。

  为了营造留得住企业的“软环境”,区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重大项目投资、技术创新、税费减免和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投资者直接和间接的优惠,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投资大、前景好、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还建立了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成立了区工业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15年建厂,我们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办到的。安居区政府对我们实行‘一对一’服务,还安排了专人对接。”虽然落户安居区才两年,但凡次永对安居区的优质服务却很有感触。

  “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园区转悠,只要企业有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帮他们协调,为他们提供帮助。”安居区经信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现在,优良的“软环境”是很多企业在意的重要投资因素。

  到“十三五”末,安居区将建设成为西部现代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川东北重要的天然气产业基地、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临港航空配套产业园,将安居区工业打造成为遂宁区域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