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如何发挥劳动竞赛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杨学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中劳动竞赛作为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加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运用劳动竞赛这一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因素,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以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显得更富实效性。在此,笔者就如何发挥劳动竞赛在激活企业潜力促进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一、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是开展好劳动竞赛活动的基础

  

  开展劳动竞赛,企业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根本,工会全面协调推进是前提,职工广泛参与是关键。工会在开展劳动竞赛时,要本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现代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新途径,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建立健全劳动竞赛的运行机制。企业要将劳动竞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保劳动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措施、有保障、有激励、有考核。工会作为劳动竞赛牵头部门,每季对竞赛主题、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主动承担、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过程把关、绩效考评和完善激励等措施,做到劳动竞赛活动经常、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励兑现及时。二是广泛宣传,教育引导职工增强危机意识。充分发挥劳动竞赛的激励、凝聚作用,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向职工宣传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坚决破除部分职工心中等、靠、要的国有企业“大锅饭”思想,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质量提升紧密挂钩,直接参与劳动竞赛活动,实现创新创效。

  

  二、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是开展好劳动竞赛的有效前提

  

  劳动竞赛只有围绕中心任务、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才能真正促进职工和企业实现双赢,促使竞赛活动具有强大的“正能量”。要重点围绕生产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立项、技能培训、导师带徒、成果申报等形式,带动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科技、生产、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成长。通过大力开展“金点子 ”评选、“合理化建议”征集、优秀操作法命名和技术革新效果评审等活动,全面推动劳动竞赛扎实有效开展。一是要把开展劳动竞赛与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劳动竞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必须做到与企业发展在目标上同向、决策上同步,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二是要把开展劳动竞赛与弘扬劳模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劳动竞赛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竞赛造就先模人物,先模人物促进劳动竞赛。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劳模典型,注重弘扬劳模的时代精神,发挥劳模的示范导向作用。三是要把开展劳动竞赛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紧密结合。要注重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使之真正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争当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员工。四是要把开展劳动竞赛与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大职工通过劳动竞赛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做到共创共享共赢;要把劳动竞赛培养成企业工会的“品牌工程”,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搭建和创新活动载体是开展好劳动竞赛的关键所在

  

  要创新竞赛载体,提升劳动竞赛的实际创效能力,为生产经营蓄能、充电、发力,努力当好劳动竞赛的“加力器”。一是建立竞赛目标责任体系,确保提升经营任务目标。结合企业年度预算和月度滚动预算,及时组织各项费用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并把分解的指标与劳动竞赛指标完成、职工收入挂钩,通过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有效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二是创新竞赛载体,为市场化运行提供保障。工会应把劳动竞赛的触角积极向市场延伸,深化、完善生产经营对接机制,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完善绩效目标评价机制,开展“产量、成本、新产品开发”等绩效评价,形成以劳动竞赛为重要参考指标的考核机制,增强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三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只有把新技术注入传统产业,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才能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把劳动竞赛从“保证型”向“创新型”转变,立足创新,激励职工认清肩负的责任,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姿态、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工作,促进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产出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开展好劳动竞赛的重要保证

  

  劳动竞赛中,工会应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劳动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当好劳动竞赛的“助推器”。一是优化竞赛项目,完善激励奖惩。针对生产经营面临的不同形势,工会应建立健全劳动竞赛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竞赛功能,及时增减劳动竞赛的项目数量,把有限的奖励资金投入到相对关键岗位,在考核方式上,全面实行以生产线“四大班”为考核单元,与质量、效益、成本挂钩考核,由大班自主分配奖励资金,进一步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加强对标挖潜,推进市场运营。按照“持续对标,狠抓降本”的工作思路,牵头劳动竞赛委员会征集并研究确定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降本增效项目,统计好来自各单位和各班组的降本措施。三是创新丰富载体,开创劳动竞赛新局面。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劳动竞赛的内容往往局限于赛速度、赛产量、赛指标,而并不十分重视企业的整体效益。应从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高度,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动竞赛的新途径、新办法,研究新内容,提高竞赛运行机制和竞赛质量,努力实现竞赛质量的提高和飞跃。为保持群众性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鲜活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必须打破过去那种“会战型”、“大一统”与“拉锯式”的劳动竞赛形式,结合单位实际,在“短、平、快”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的竞赛思路,运用新颖别致的形式,使竞赛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已使劳动竞赛存在的条件及其形式、内容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上不断下功夫,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提高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水平。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索,创造性地开展竞赛活动,把劳动竞赛与企业的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劳动竞赛才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