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撰稿 李默
近年来,物流行业可谓风起云涌,一方面,物流业内一些新兴企业踌躇满志利用APP、大数据打通信息壁垒,而一些大型企业则大力提升自身仓储、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大件物流、农村物流、跨境物流成为行业新的竞争焦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转型升级单靠几家企业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实现,而以平台的思路形成合力,才是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搭建共创共赢的物流生态圈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物流大国,但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6.0%,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8-9%的占比,中国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整个物流行业的供应链中,由于环节多、从业企业较为碎片化,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难以打通,由此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加剧了信息不畅的问题。为此,业内人士认为,只有用“社会办物流”的思路形成大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通全产业链的信息通路,才能实现物流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届时,物流业的主体将不再是物流企业,而是物流平台。
在平台方面,国内大件物流领导品牌日日顺物流已经进行了前瞻布局,通过联合天猫、京东等平台企业,小米、微鲸、联想17TV等互联网电视品牌,美乐乐、芝华士、喜临门、顾家、酷漫居等家居类品牌,以及小牛电动车,亿健、伊吉康、蓝堡等健身器械品牌,日日顺物流携手2000多个品牌企业建立起了物流行业最大规模的智慧物流生态圈。
让生态圈不断完善
集合业界一流资源
为了让生态圈不断完善,日日顺物流在今年5月6日发起召开了“2016中国智慧物流品牌日”,召集业界各方一起探讨互联网新环境下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路径;7月底,日日顺物流联合中国物流学会举办“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首批营员为来自北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国内12所一流院校的百余名学子,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为高校创客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创客、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碰撞的机会,共同探索智慧物流的新模式。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2016中国智慧物流品牌日”是集合业界一流资源,聚焦的是行业当下转型升级的路径,而“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则是输出业界一流资源,聚焦的是行业明天的发展大计。但不管是当下还是明天,这两次事件都是日日顺物流基于背后智慧物流生态圈的资源,针对物流行业大发展的机会和挑战,本着共创共赢的原则所做的探索。
物流行业加速告别“傻大笨粗”
世界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互联网最大的影响是消灭了距离。在人们获取信息、服务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方面,便利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企业而言,除了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用户需求外,各种资源也可以零摩擦进入企业,在企业的平台上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人人经济”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出行、外卖等需求、供给方面的碎片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人人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不少人认为,“人人经济”有望成为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
相比而言,物流行业在需求和供给方面的碎片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在需求方面,低价已经成为网购基本诉求,用户关注点转移到商品品质、物流服务等方面,对物流服务的速度、个性化、可视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供给方面,除了既有的3000万货车司机,国内还有大量可兼职的车辆和人力资源未被释放出来。这样来看,让碎片化的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形成“人人物流”生态,这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