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在社区做的一项微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继续深造是件好事,但几位被采访者的心声中也流露出了这样一个现象:应届生就业实在是难。
现在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好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毕业即失业”让应届生对踏上社会心生恐惧,有的索性选择在家里“啃老”生活;“先就业后择业”成了提倡的观念,虽然确实应该先就业养活自己,但为什么不能按着自己的兴趣择业,而非要干不熟悉的工作,让自己辛苦学习的四年大学知识浪费呢?或者是有编制的职业热门得要命,千军万马挤一个公务员,难道大学生都这么喜欢做公务员吗?透过这些现象试着剖析本质,可能还是培养和就业体制出了问题。
大学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年龄平均在23岁左右,应该是适合大多数工作岗位的。但偏偏大多数招工单位在招聘时打出了“不招应届毕业生”,让应届生发出了“如果所有单位都不招我们,我们哪来的工作经验?”的尴尬心声。但也不能怪招聘单位,这条看似不合理的经验也确实是用人单位的无奈之举。因为高校里面毕业生学的知识和社会脱节的不少,学生们在高校里混日子混文凭的现象让用人单位对于用应届毕业生实在是不敢信任。“先就业后择业”是前几年提倡的一个口号,其实笔者对于这个口号的提出觉得很滑稽。这等于否定了大学里学的知识,就是抛开所学的知识,先去做一门不相干的工作。那大学里为什么要开设这门专业呢?学校浪费了这么多师资,而学生也浪费了四年宝贵的时光。
至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则是成了中国的怪现象。其实也不是有那么多人想考公务员,而不想去企业打拼或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实在是两者的保障体制相比差距太大了。如果两者的保障体制是一样的,年轻人去企业工作或者创业也有完善的保障和福利为其护航的话,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勇敢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