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根螺杆卖34年 浙江“海上河姆渡”掘金海洋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小作坊”的家庭生产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从无名小岛到特色块状经济的“中国螺杆之乡”,金塘螺杆市场的变迁其实也是作为浙江“海上花园”以及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块的定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缩影。

  ■ 林波  

  7月20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海风掀起阵阵燥热,伴随着声声金属切割声,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夏瑜键指挥着工人将最新的螺杆离子氮化炉摆放到指定位置。夏瑜键是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业”)战略部部长,同时也是这家公司的接班人,而今,夏家的螺杆已经销售了28年。自1982年悬水小岛——舟山市定海区金塘岛诞生第一根螺杆以来,金塘螺杆业已走过34载春秋。

  从“小作坊”的家庭生产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从无名小岛到特色块状经济的“中国螺杆之乡”,金塘螺杆市场的变迁其实也是定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作为浙江的“海上花园”以及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块,定海正一同与金塘螺杆市场为代表的大小传统专业市场一起,打破转型藩篱,长成改革语境下最为坚韧的姿态。

  “小螺杆”带动“大市场”

  金塘岛是舟山群岛中的第四大岛,与舟山本岛仅一水之隔。这里本是一座默默无闻的悬水海岛,但因为螺杆,使这座海岛充满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谈及金塘螺杆的起家,何世钧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80年代,当他在展会上看到在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下的硬质合金螺杆在中国卖出天价后,便激发出了雄心壮志,下决心要突破这种技术垄断,造出中国的硬质合金螺杆。

  据悉,当时的何世钧是金塘沥港农机厂的技术副厂长,而当他提出在厂里试制这样的螺杆时,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何世钧借来7000元钱买螺杆材料,决定辞职单干。

  当何世钧带着产品来到上海圆满交货后,他赚得了第一桶金。借助创业的第一桶金,何世均办起了螺杆专业制造企业。

  而与此同时,何世均的创业起到示范效应。金塘农机厂的一批技术能手跟着纷纷下海。他们凭借自己的技术,开始了创业之路。

  “从小作坊起家,只有十余个工人,”回顾往昔,华业创始人夏增富感慨万千。据夏增富介绍,80年代的金塘螺杆门槛较低,只要是学过相关技术的人都可以创办一家螺杆企业,而这也促使了金塘螺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芽生长。

  三十余年发展,金塘螺杆俨然成了金塘传统工业经济的风向标,一根小小的螺杆在金塘生根发芽,迅速集成产业,如今已经占据中国螺杆产业的半壁江山。全球70%的螺杆在中国生产,而中国的70%螺杆出自金塘。

  从“制造”走向“智造”

  正如一跟螺杆需要历经打磨光面,才能拥有光彩熠熠的纹理。金塘螺杆市场在经过了数十年的时光打磨后,逐渐出现了后劲不足的发展瓶颈。

  据介绍,金塘螺杆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凭借体制优势,抢占了市场先机,很快发展成全国集中度最高的塑机螺杆制造产业基地。但民营企业内部家族制管理模式,暴露了固然的局限性,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产业集群的提升和后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再者,多数企业技术上主要依靠引进和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中国螺杆之乡,金塘目前有600余家螺杆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占领全国70%的市场。但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深受2011年欧债危机影响,金塘螺杆产业一度低迷,市场疲软、产能过剩、低价竞争,金塘螺杆优势不再。

  华业创始人夏增富解释道,近些年,华业开始“机器换人”,力争转变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增长方式,实现减少能耗、减少用工、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走进位于金塘西堠工业集聚区的华业新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几位工人正在一台设备前的电脑屏幕上操作着。这台通体以红色为主的设备,在记者看来似乎与其他塑料机械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夏瑜键解释称:“这台设备由电脑全自动控制,将螺杆放入处理后可增加耐磨性和抗高温性,螺杆的寿命也能增加一倍。”

  与普通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同,华业引进的机器可生产高精度的螺杆。夏瑜键说道:“生产的螺杆可以精确到半丝,而一般一根头发则是7丝。”

  华业是金塘螺杆发展的一个缩影,不少像华业一般认识到“智造”重要性的螺杆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勇者的姿态不断前行。而随着一批螺杆龙头企业的相继发力,金塘工业产值还将不断攀升,预计在整个新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后,届时集聚区企业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

  “小产业”汇聚“大格局”

  块状经济是浙江工业化的重要形态、县域经济的支撑组成,在浙江经济快速起飞、做大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迄今仍占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如何适应新常态、有效转型升级的压力。

  而金塘的螺杆业,占据了全国螺杆市场份额的70%以上,已成为定海乃至舟山产业集群特色块状经济代表。而面对加快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定海立足优势,与金塘螺杆为代表的传统专业产业携手共进,打造区块经济增长极。

  如果说以螺杆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定海厚重的工业基础,那么以船舶为引领的临港产业则是定海掘金海洋经济的号角。

  近几年,随着国际航运形势的下滑,舟山造船业受到一定冲击。但借助转型,船舶产业实现新发展,曾经以造散货船为主的舟山重点船企纷纷把产业定位从“舟山制造”转向“舟山创造”,将业务拓展至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领域。

  目前,定海已形成集船舶设计、制造、修理、船配件制造、船舶及船用商品交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而据统计,2015年定海区船舶工业总产值24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