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蓉欧快铁:内陆口岸“黄金物流大通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成都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节点和西向开放的前沿城市,蓉欧快铁有力地突破了成都的地缘制约,开辟出了“东进西出、南下北进”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 王守旭

  

  蓉欧快铁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通往欧洲大地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为成都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生产基地和欧洲产品贸易集散中心提供了物流平台支撑。

  记者日前从在蓉举行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推介会上获悉,在大力实施“蓉欧+”战略推动下,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实现量能同步提升,今年将开行400列,明年开行数量将超过1000列,即将迎来三条干线同步运行时代。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蓉欧快铁“黄金物流大通道”的作用正在显现,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和成都开放型经济的动脉。

  

  内陆变口岸

  凸显“黄金物流大通道”

  

  据了解,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自2013年开通以来,已进入每周去程6列、回程4列的平稳开行阶段。欧洲站点方面,也由最初波兰罗兹一个城市点位增加到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多个点位,以公共班列为主,大客户专列、散拼专列为辅的多元化开行班列。

  “截至6月30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今年按计划完成开行153列,目前班列已顺利进入每周去程6列、回程4列的平稳开行阶段。”推介会上,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军称,班列的稳定开行,将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与欧洲各国经济贸易交流,增强四川和成都承接东西欧技术转移和对外贸易能力,实现西部地区特别是成都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平台和联通欧洲泛亚的桥头堡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据介绍,为推进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双向加密稳定运行,实现量能同步提升,成都将于今年内完成开行400列的目标任务,而明年开行数量则将达到1000列以上,每周开行24列;到2020年全年开行数量将达到3000列以上,每周开行50列。

  成都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节点和西向开放的前沿城市,蓉欧快铁有力地突破了成都的地缘制约,开辟出了“东进西出、南下北进”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同时,成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结构升级、消费升级的内在需求日益迫切,蓉欧快铁为成都、四川以及西部地区各省市提供了货物进出亚欧大陆的新通道,满足了重大产业西进项目的物流需求,丰富了内陆市场的消费品供给,已成为成都引领带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蓉欧快铁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通往欧洲大地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为成都建设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生产基地和欧洲产品贸易集散中心提供了物流平台支撑。

  

  布局三条国际干线

  实行梯度运行

  

  据介绍,7月16日,成都至土耳其的国际货运班列进入测试运行阶段,成都面向南欧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即将打通。“蓉欧+”(3421)总体战略是成都全面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历史机遇,果断布局冲破竞争,以真正打造“新的主力通道、新的欧亚枢纽”的中心战略,其中的“3”就是要建设中欧班列蓉欧快铁3条国际干线,形成“中线、北线、南线”的布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开通的成都至波兰罗兹/库特诺班列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中线”,是中欧货物的核心运输通道,直接深入亚欧腹地,并通过集散网络覆盖中西欧以及南欧等地区。“北线”则是指成都至俄罗斯的班列,作为中线中远期运力补充直接连通俄罗斯,并通过集散网络覆盖俄罗斯及其他东欧国家。“南线”就是于本月16日进行测试运行的成都至土耳其国际货运班列,是目前中亚班列的自然延伸,近期通过阿拉木图覆盖中亚地区,远期则通过伊斯坦布尔覆盖西亚及南欧,并通过巴基斯坦延伸至南亚。据了解,成都至土耳其国际货运班列的欧洲终点为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全程近1.3万公里。

  

  实施提速增效

  蓉欧快铁运行时间再缩短

  

  经历多次提速后,目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单程平均运行时间为10.5天,虽然在全国所有中欧班列中是运行时间最短的,接下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还将继续实施提速增效,进一步缩短运行时间,以满足广大企业的需求。

  与此同时,根据“蓉欧+”战略,成都在近期还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设立海外办事处、海外分拨点。据了解,今年将在华沙、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地设立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海外办事处,同时今年还将在纽伦堡、库特诺、蒂尔堡等地设立蓉欧快铁海外分拨点,而到2018年将在欧洲设立10个蓉欧快铁分拨点。

  未来成都还将进一步发挥国际铁路港五大核心功能,按照“多式集合、智能现代、便捷高效”的发展路径,将成都建成国内的国际铁路“第一港”,构建起国际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