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互联网+三农”将改变西部农村的经济结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张鸿:

  ■ 文/余诚忠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大力重视和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数据显示,去年1-8月,陕西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65亿元,同比增长61.71%,陕西农村电子商务走在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在陕西农村电商如火如荼的发展大潮中,也涌现出一批“新农人”代表,“土豆姐姐”冯小燕,其公司“涌泉居”通过微信卖土豆,仅向上海就卖掉6500万元;富平“柿饼哥”党晨飞,他的公司年销售柿饼300多吨,年销售额6000万元,同时他还带动同村30多户加入柿饼电商大军,让大家的钱包鼓了起来……

  这些可喜的成绩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的院长张鸿。近几年来,身为资深经济学教授的他迷上了“农村电商”,在他的指导下,十几个陕西区县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以下是张鸿有关三农电商的部分讲话摘要。

  

  互联网+农村电商:

  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陕西是资源大省、科技强省,经济发展已稳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特别是“一带一路”框架和“互联网+”政策为陕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消费模式。去年,陕西的电子商务发展有与阿里、京东和苏宁合作签订的三个标志性的大事件,这说明陕西电商从阵势上已逐步迈入电商强省的行列。

  其实总的来说,电子商务就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跨境贸易”。它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及消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以往,电商销售量主要集中在江浙等沿海发达省份,现在西部地区的机会来了,以陕西为例,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比如户县有刘强东代言的“户太八号”葡萄、眉县闻名天下的猕猴桃,陕南的各种茶叶、核桃、野生木耳、豆腐干等等,陕北的红枣、土豆,每个县都可以找到几样叫得响的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依托着电子商务更好地实现了“走出去”。虽然农村电商在陕西起步晚,但发展的速度快,去年1—8月,陕西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65亿元,同比增长61.71%,陕西农村电子商务走在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成绩虽然不菲,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认识到电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缺少大策划、思路不清晰等问题。我认为下一步我们首先要改变理念,积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运用“互联网+”积极打造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同时,要把思路放长远,积极建设西部电子商务强省,利用陕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进而打造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支付和金融体系,构建信用和认证体系,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以及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物流配送建设,加强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为电商的长远发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互联网+特产集市:

  逛集网——农民卖东西的地方

  

  山阳县地处商洛南部,该县有着独特地理特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洋芋、红薯、荞麦、芝麻、魔芋等优质农特产品,还有木耳、柿子、核桃、天麻、杜仲等优质林副土特产,发展电商、搭建逛集网平台也就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目前,逛集网从事的陕西优质农特产、手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产品的网上销售购物综合平台,也是陕西正在快速成长的电商平台。逛集网率先在山阳县建立多个村镇站点,使得当地老百姓的土鸡蛋、核桃、板栗等等特产快速地销售到全国各地,站点工作人员上门收购产品,让老百姓不用出家门就能卖掉各类农特产品。

  此外,逛集网还与多家商超合作建立电商销售平台,让老百姓能很便捷地卖产品、买所需,全面彻底地打通了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在物流方面,他们与多家乡村送货车合作,利用送货车需要经常前往各村各农户的优势,使物流费用控制得当,产品的运送成本也就大大降低。

  “山阳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立足于大秦岭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现代材料、绿色和医药三大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二是搭建以逛集网为代表的自有电商平台,并积极与国内大型第三方平台合作;三是政府和服务商共同承担并提供配套服务;四是线上线下融合和进城下乡互动;五是山阳县以打造农特产品为突破口,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有利于地方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形成“互联网+”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努力将“逛集网”打造成陕西省乃至全国较大的电商平台,最终真正实现互联互通,让逛集网真正成为农民卖东西、大家买东西的地方。

  

  互联网+照金模式:

  开启铜川农村电子商务时代

  

  去年11月11日,铜川市耀州区农村电商研发中心启动,同时还有照金镇、小丘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石柱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从市到县到镇再到村,逛集网-照金商城把农村电商服务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每一级的电商服务组织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服务,让农村群众最方便地享受到电商服务。

  在“照金模式”里,我们还邀请中国电信参与合作,开发一种专为农村电商服务的智能手机,通过这个手机,可以快速登录网店实现交易,也可以实现包括与农村信合等金融机构的多接口支付,做更多接地气、方便农民购物和卖货的科研实践。

  通过搭建“逛集网-照金商城”电商平台,建设铜川本地特色产品馆,将本地农副土特产品组织进馆、上网销售,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网上营销。梳理汇总当地农特、旅游、文化等产品目录,引导和推动特色产品生产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形成适合网上销售的系列产品,着力打造具有铜川地域特色的电商品牌。

  铜川农村土特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这是新时代农民增加农特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渠道;农民在就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工业品,这是互联网时代电商发展的必然。让农民亲身参与互联网时代、享受发展成果,可以说这个模式开启了铜川农村电子商务时代。

  

  互联网+精准扶贫:

  引领西部农村走向新型城镇化

  

  发展农村电商,将会是十三五陕西农村脱贫的关键。2014年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里,总共592个贫困县,陕西占了50个,近乎十分之一。此外,陕西贫困人口呈现很突出的地域性分布,尤其明显表现在地理环境制约上,如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被列为3个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

  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计算一个县域的水果和蔬菜产品,一个县一年可以产多少吨苹果,然后再研究怎么样通过电商渠道,把这些苹果销售出去。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就告别了“丰产后谷贱伤农”的传统经济模式。

  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其实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让电商成为陕西农村发展的新引擎。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强电商信息化、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土地集约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助推西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未来,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必将有大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农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和创富,从而把年轻人和生命活力留在了农村,包括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将对西部农村的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其经济结构也将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