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资中加快建成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毛春燕 李弘

  

  2015年,内江市资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1亿元,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10.5%,占GDP的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37元,增长9.8%。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资中县排名第二,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随着2015年各项任务的完成,及“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标志着资中“十二五”圆满收官。

  

  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资中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

  过去5年,资中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7平方公里,增加超过三分之一。资中经开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银山农业园区成为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成渝客专建成通车,资中进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五年共新(改)建公路1732公里,33个乡镇、392个村的公路全部硬化黑化。事关全县人民饮水安全的城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全面动工。

  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围绕城市南北和沿江东西北发展,打造资中古城、现代活力新城和特色产业新区,建设罗泉古镇AAAA级旅游区,建成成渝经济区富有浓郁历史文化和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文化业、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资中县县长林双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采取“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的模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孵化器作用,建设各类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培育发展新型建材、高端设备、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众创空间,助力创客经济。

  

  突出产业兴县强化经济发展支撑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之年。

  资中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建成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名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资中县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帮助酒精、煤炭、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顶住压力、渡过难关。加快省级科技孵化器建设,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力争新增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2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1.2和2.5个百分点。推进资中经开区建设,新增承载能力0.3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70亿元,力争园区工业企业集聚度达60%、集中度达70%。

  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升资中血橙品质、扩大优质生猪规模,壮大以花生酥、冬尖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户、专业合作社4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业方面,资中县将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保持在全省县级电子商务的领先地位。壮大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规模,扩容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构建覆盖城乡的物流服务网络,着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推进古城、古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休闲农业旅游助推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