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成万
据金融投资报消息,尽管2016年将面临着经济增速继续下降的严峻现实,但四川国企上市速度不会降。记者获悉,四川省国资委提出,2016年将继续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实现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文轩)回归A股,四川蜀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裕矿业)H股上市;全力推进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投股份)、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股份)等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
新春伊始,四川出台的2016年科技创新计划称,2016年全社会R&D(科学技术领域)支出占GDP比例力争突破1.8%,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52%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力争实现24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8%,科技服务业产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
新华文轩将回归A股
早已于2007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新华文轩,时隔8年多后将回归A股。
2014年5月,新华文轩就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A股发行的招股书(申报稿),称公司拟将募集11.8亿元资金用于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项目、零售门店升级拓展项目、教学云服务平台项目、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项目和ERP建设升级项目。
新华文轩还表示,基于公司现有H股上市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品牌优势,公司的发展方向还是集中在此前的主业,将积极巩固发展出版传媒主营业务,稳妥拓展其他文化产业和资本经营业务,实现实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协调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新华文轩2013年至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35亿元和52.7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3亿元和6.35亿元。新华文轩的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国资委。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研究所副所长杜坤伦认为,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有助于新华文轩尽快完成A股回归。去年4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出版企业上市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出版资源有效对接。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有关“重点任务”的第六条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回归A股等上市融资项目”。
而就在新华文轩回归A股的同时,蜀裕矿业将向香港资本市场进发,拟在H股上市。为此,蜀裕矿业已于2015年将其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的子公司叙永县龙蟒矿产品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1.35亿元的价格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
相关资料显示,蜀裕矿业是四川发展控股子公司,由四川省矿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蜀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富润企业重组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总资产26亿元,经营范围为矿业投资及管理、矿产品销售,在未来3-5年计划成为年产400万吨磷精矿的大型磷矿开发企业。
培育拟上市重点对象
“客观地讲,在四川省属企业中,能够在2016年上市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但需要提前培育,夯实业绩和公司治理基础。”国资国企改革专家、四川创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军表示,这也正是省国资委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出不同的上市进程的原因所在。“组建能投股份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打造集团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省国资委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能投股份提出的上市初步方案思路清晰,上市路径选择务实可行,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把握基本到位,符合能投股份公司实际,省国资委已将能投股份公司上市纳入了2016年省属国资国企改革重点项目,明确要求在2017年完成上市。
相关资料显示,能投股份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总部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注册资本人民币8.06亿元,涵盖发电、电力输配与供应、电力工程建设等领域。随着资产整合的不断推进,目前公司下属6家县级供电公司和1家发电公司,现有总资产近40亿元,职工4000余人,是四川省国资委培育的上市企业之一。
川航股份的上市准备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将争取在“十三五”期间上市。为了增加上市“筹码”,川航股份提出了如下发展规划,在目前100架机队规模的基础上,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增100架,达到200架的机队规模。使其不仅可以跻身全球60强,在全国的独立法人航空公司中位列第五位,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纯空客机型航空公司。“随着机队规模的扩张,川航股份同时还将加大国际航线和藏区航线的扩张力度,陆续开通成都直飞大阪、曼谷、清迈,以及经停杭州至名古屋、札幌等多条国际航线。”川航股份有关人士表示。
此外,四川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通过IPO或者借壳实现A股上市,成为西部最佳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运营商和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四川华西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提出了上市目标;四川有色科技集团则拟在新三板挂牌。
科技创新股底气十足
上市公司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目前四川科技创新底气十足,由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59家,而且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全国1098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显示,科伦药业、通威股份等2家上市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价为优秀,四川其余的57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价为合格。
在四川59家企业技术中心中,11家为四川上市公司所建。除科伦药业、通威股份技术中心外,还包括五粮液、华神集团、东材科技、天原集团、利尔化学、雅化集团、中铁二局、大西洋和S前锋等9家上市公司技术中心。
科伦药业2014年研发支出3887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4%,占净资产的3.54%。目前,公司在研A类项目231个,其中86项为2014年新立项品种。在输液类药物领域,公司已立项69项高端输液品种,有36项具有国内首家上市的机会。其中抗肿瘤生物大分子药物,均为国外上市重量级品种,适应症人群广泛,国内尚无人申报。
通威股份2014年研发支出15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96%。目前公司拥有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由近百名行业一流专家组成的通威研究院、“鳜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建产学研研发平台。同时,公司还自建有10个研发机构。
早在3年前就开始组建的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有相关上市公司参与甚至作为发起单位。
如华神集团成为了四川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起单位之一,四川长虹成为了四川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依托企业,攀钢钒钛成为了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依托单位,新希望、通威股份成为了四川饲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参与单位。
新筑路桥更是大手笔投资,以人民币1.53亿元收购专业从事超级电容器研发兼产业化的无锡大生所持有的奥威科技51%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