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技能冠军刘飞:“跨界突破 一专多能”的标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开得了采煤机、修得了运输机、维护得了转载机

  在去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皖北煤电恒源股份任楼矿员工刘飞在采煤机司机比赛中,技惊四座,力克群雄,从参赛的10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比赛第一名。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全国采煤机司机中的NO.1,刘飞有怎样的成长历程?

  

  冠军司机其实是井下机修工

  

  今年38岁的刘飞,1999年8月毕业于安徽省铜陵煤炭技工学院采掘机械化专业。采访之初,让笔者感觉有些意外的是,刘飞的本行居然不是采煤机司机,他是任楼矿预备区的一名井下机修工。而就是这个“外行”,却曾获集团公司第十四届、十五届青工技术比武采煤机司机第三名、第一名。“矿上要求员工要做到精一会二通三,我不得多练两把‘刷子’吗?”刘飞挠挠头憨厚地一笑。

  作为刘飞的顶头上司,队长杜敬对他很满意:“刘飞开得了采煤机、修得了运输机、维护得了转载机,是个多面手,检修质量高,把活交给他干,我放心。”

  更重要的是,刘飞还是个好脾气,只要接到通知从不含糊,随时下井检查、处理。8月,在7259工作面井下乳化液泵站部件损坏,供压不够,一个班的人鼓捣了很长时间也没处理好。到半夜3点多,区里打电话请睡梦中的刘飞到工作面,刘飞二话不说,赶忙穿好衣服飞奔而去,5分钟找到症结、半个小时解除 故障,干脆利落的动作让现场的工友们开眼了!

  “刘飞不但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且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培养出他,我们也很骄傲!”该区区长田家铎竖起了大拇指。

  

  日常工作中摸索出绝活

  

  预备区是一个负责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和拆除的队伍,保障安装效率就需要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过硬的技术力量。刘飞就是设备方面的专家。

  预备区党支部书记尚成军说:“刘飞技能很高,不是专家,胜是专家。他所有技术都是在日常工作当中积累经验,通自己不断探索,摸索出来的,在重大设备问题和难关上,攻克了一座座难关,一般问题他都能迎刃而解。我们在去年II5112工作面安装过程中,无极绳插绳绳头容易出来,基本上一星期插5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刘飞迎难而上,研究了两天,不断探索,把插绳头捆扎法改为胶管套法;改变了钢丝绳使用情况,半个月或一个月才需要重新插绳头,大大提高了工效。”

  工作中,刘飞毫不吝啬地将自已的“独门秘笈”传授给本矿及兄弟矿的员工。2013年,祁东矿预备区在安装综采设备过程中使用无极绳绞车,由于钢丝绳插接不佳,绳头被频繁拉断,绞车不能正常工作,为此该矿请来了刘飞,他边做演示、边讲解,倾囊传授,保障该区无极绳绞车的正常运转。

  除了精于插接无极绳钢丝绳,刘飞还有别的“绝活”。一次,该矿使用了旧的注氮泵,通电后却不出氮气。由于是旧设备,各种标识已模糊不清,工作人员用了半天时间也找不出症结何在。刘飞出手后迅速确定问题所在——一根控制管路错接,他通过妙改阀门通气开关,使注氮泵正常运转,得到厂家的称赞。

  

  自学成才的达人

  

  刘飞夺冠,技高一筹,靠的是耐得住寂寞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功力。他家里有个书屋,桌上摆满了《综采设备实操教材》、《采煤机司机》等专业书籍,旁边是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对新设备、新工艺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他的“夺冠秘籍”。

  实践出真知。随着矿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刘飞坦言,每一个新设备来到,他都会提前学习了解设备信息、翻阅资料,把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零部件记个滚瓜烂熟,遇到新问题,先进行试验性操作,等熟知后才组装投入使用,遇上难题,记到随身携带的“难题本”上,或请教工友,或翻阅资料,或从网上查找,问题不解决好,他连饭都吃不香。

  用勤学苦练,消化吸收设备的各种奥妙,用智慧的头脑,使无数台问题机器恢复活力,留下了一段段保障设备运转率的佳话……刘飞的冠军之路不是一蹴而就。成为全国采煤机司机冠军后,刘飞没有自满,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技术方面的短板,他表示:“现在矿井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并不是每一个新设备一来到就能熟练拆除、组装,熟知工艺。我要再接再厉,学习更多的知识,处理更多的故障,带更多的徒弟,为企业‘战危机 ,保生存’做出更多的贡献。”

  

  (秦品阳 谢传飞/文 袁文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