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风德纳车桥喜获2015年度东风商用车公司五项科技进步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2015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有五个项目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DF485桥规划及开发”荣获一等奖,“混合动力主减开发”“重型公路车用轻量化桥壳总成开发与应用”“全自动压淬双排渗碳炉生产线的开发与应用”三个项目荣获二等奖,“半壳冲压自动上下料系统”荣获三等奖。在东风商用车所属各单位中,获奖数量名列首位,公司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此次获奖的五项成果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其技术水平均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些项目的获奖,彰显了东风德纳车桥的整体技术研发实力,提高了东风德纳车桥在行业的影响力;而项目的实施运用不仅提升了东风德纳车桥自身的标准化设计及制造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为形成东风德纳车桥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了新的途径。

  “DF485桥规划及开发”项目,是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及竞品结构的基础上,汲取美国德纳等国际先进技术,运用了高动力密度的主被动齿轮设计、高强度差速器结构设计、整体式减壳、高可靠性密封。相比以往产品,485桥总成系列产品功能更加强大,最大输出扭力可达50000Nm。可选择速比范围更宽(2.86-6.33),可满足全系列各种重型卡车面对不同使用工况的选择,达到国际同步水平。相比竞品,485具有总成重量轻、传动能力高、抗冲击能力强,以及高可靠性、高质保里程、高保养间隔里程等亮点,在增加载货量,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可大大降低用户维修成本及产品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产品在天锦、天龙、天龙旗舰等平台广泛应用,得到用户一致好评。

  “混合动力主减”项目是公司针对混合动力客车专项开发的产品,由公司自主设计制造,是在公司462常规主减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和性能提升。相比以往产品及国内主要竞品,混合动力主减疲劳寿命次数提升3~5倍以上,搭载郑州宇通12米混合动力公交车完成道路试验验证,获得宇通的高度认可,成为其12米混合动力公交车车桥新标配。此外,公司还将混合动力主减技术移植到153主减,开发了434混合动力主减,适应10~11米混合动力客车。462和434混合动力主减于2013年5月在国内率先推出,已成为宇通、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等OEM客户10~12米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的首选车桥产品。

  “重型公路车用轻量化桥壳总成开发与应用”项目,主要从标准化及轻量化设计着手,实现不同吨位平台车型桥总成(462\485\435)互换。该项目由公司独立设计和制造,并完成相关台架验证,搭载东风商用车整车完成道路验证。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东风商用车等整车客户提供了国内领先的优质产品,为降低整车自重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目除应用于462、485、435等卡车桥平台外,还拓展应用至P1301的客车桥项目中。除东风商用车外,还广泛应用于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等客户。

  “全自动压淬双排渗碳炉生产线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以爱协林现有全自动压淬机械手为基础,吸收了国际领先的热处理装备前沿技术,首次在推盘炉成功应用热处理系统软、硬件冗余备份,实现了电器方面的突破。同时,自主研发了机械手视觉纠正系统及热处理渗碳炉废气排放口自动点火系统两项关键技术装备。该生产线投产以后,实现了机械手自动出料和淬火压床自动上料,工人劳动强度由原来的5级下降至3级以下,零件夹伤不良品率由2499PPM下降至0,齿轮淬火质量CPK(表面硬度)达到1.33以上,赔偿率下降30%,年降低液化气等辅料消耗成本50万元以上。

  “半壳冲压自动上下料系统”项目,以现场1压机和2台加热炉的布局结构为基础,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热压、冷压半壳的自动化上下料问题,将半壳冲压的自动化水平,作业环境、企业用工、生产效率提升至国内先进水平。系统正式投入生产后,单班减少用工2人,JPH由21提升至24,员工劳动强度由4级降至3级以下,风险系数大幅降低,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韩世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