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德缆的征途:一根线缆布局全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闫新宇 肖萍 童登俊

  

  12月的孟加拉国,气候宜人。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驻孟加拉国办事处主任何艺斌,内心被一条消息温暖着——

  前不久,德缆公司报告显示:2015年国际业务大幅提升,实现收入比2014年增长近106%。产品已经出口覆盖到亚、欧、美、澳等地近2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市场格局错综复杂,但德缆公司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至今年11月,企业新签合同额逆势上扬,保持了同比超15%的增速。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的困难时刻,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德缆公司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现海外业务跨越式增长,走出了一条统筹‘本地、国内、国外’三个布局、主动‘走出去’、在国际大市场搏击风浪的独特道路。”德缆公司总经理韩少勇介绍说,近3年来,公司国际业务每年以30%的增速高速发展,占比持续提升,已成为电缆行业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军。

  如今的德缆公司,正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以研发制造节能、环保、智能化电缆为发展方向,奋力打造国内最大的重大装备配套电线电缆研制基地,从“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进军。

  从“初出国门”到“布局全球”

  国内市场,频获全国创新奖;国外市场,接连拿下上亿美元合同大单……近年来,德缆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国际业务走在了四川同行前列。

  曾经,孟加拉国一直是德缆公司海外市场的空白点。为了开拓这块市场,去年7月,孟加拉国办事处正式成立。在一个不足20平米的小单间,每天7点天一亮,何艺斌就在满是文件、标书等的房间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孟加拉每周只有周五一天假期,而国内周五照常上班,因此对于何艺斌来说几乎没有休息日。

  孟加拉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也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滞后,基础设施缺乏,卫生环境堪忧。何艺斌肩负着德缆公司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全力开拓海外业务。

  单枪匹马闯世界,这只是德缆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缩影。

  从“十五”开始,德缆公司走出国门大举进军国际市场,2004年成为第一个进入澳洲市场的中国线缆企业;“十二五”期间,德缆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团队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市场四处开花,储备项目大幅增加,2010-2015年,年均签约保持在千万美元。

  拓展海外市场战果斐然,这让德缆公司更加坚定了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先机的信心,开始对全球市场布局。

  随着开拓力度的加大,德缆公司国际“版图”进一步拓展——跟踪单机信息、成套项目、投标项目数额明显增加,布局建立了东南非办事处、东南亚办事处、澳新区域和代理出口板块,初步形成了海外营销网络。2015年5月,公司将原国际业务部改组成立了特变电工(四川)国际工程公司,构建了市场服务部、非洲区域部、南亚区域部、代理出口部等四个业务部门,并设立了孟加拉、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4个海外办事处,织就了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

  “目前,德缆公司正在加速全球布局,在国外1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孟加拉、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是西南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和出口基地。”该公司国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借船出海”到“组团出海”

  12月10日,走进位于德阳的特变电工西南科技产业园区的德缆公司园区,厂前区的景观改造、特变家园的乔迁入住、改造一新的办公大楼让记者眼前一亮。四特文化广场、三大生态停车场等一大批建设项目全面投入使用,给园区带来崭新变化。

  公司电线电缆生产、特种装备配套、制造主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变的转型升级工作齐头并进、风帆正扬——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发展新内涵,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新动力,基础设施建设迎合员工新需求,市场服务创新赢得成效。全新的面貌、全新的理念无不凸显德缆公司逆境飞扬、转型升级的雄心壮志。

  为了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德缆公司大胆尝试“借船出海”的出口模式,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国际贸易商联手,加速推动国际市场的开拓;另一方面,借助下游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延伸产品触角,多角度布局产品出口。

  “目前,公司正抓住‘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深耕南亚区域市场,维护非洲传统市场,拓展澳新潜力市场,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齐头并进和跨越式发展。”德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莫川邻说,除了深挖国内市场外,公司奋力进军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了东盟、中亚等市场,成为英特尔、力拓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合作供应商。

  “借船出海”尝到甜头,逐渐跨步到“组团出海”。德缆公司与衡变公司强强联合,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国南方输变电产业集团,通过对外贸客户资源和销售队伍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商务合同、市场渠道、客户服务的统一优化,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在品种结构、数量、价格等方面更具出口优势。

  同时,借助合并重组的优势,德缆公司创新出口产品的营销思路,发挥销售平台统一整合的功能,打出口“组合拳”,特别是海外市场信息资源的补充,让德缆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在尼日利亚获取了导线订单和多个项目信息,伊朗市场也取得了良好进展。在衡变公司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德缆公司海外市场业务拓展在现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该公司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紧密结合国际市场的变化快速出击——加强对用户的技术服务,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用户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经过对孟加拉市场的长期考察、跟踪和服务,今年5月初获得拉达卡电力供应公司(DESCO)订单。不久后,德缆公司又凭借优秀的技术方案和节能、环保和可靠的产品承诺,与孟加拉DESCO公司成功签下订单。

  而成功签订的150万美元的尼泊尔变电工程项目,让德缆公司实现了国际成套项目总承包工程“零的突破”,企业经营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十三五,我们将加速转型,进一步加快从制造商到材料服务商的转变。”莫川邻说。

  从“大路货”到“高精尖”

  不断把企业竞争触角伸向国际大舞台的同时,德缆公司也把产品竞争的档次转向了“高精尖”。

  曾经,德缆公司出口的产品多为中低端的“大路货”。近年来,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把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作为主攻方向,增加市场需求好、附加值高产品的比重。通过推动产品优化升级,该公司积极开发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2月2日,在德缆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王学军指着一条生产线说:“这是从德国进口的全球最先进的橡胶类电缆生产线,其生产效率是国内设备的两倍。”目前,该公司拥有从意大利、德国、瑞士、芬兰等国家引进先进水平的大、中型生产、检测设备近1000余台(套)。

  除了引进,公司将增长潜力也放在研发上。走进研发中心,在一台天蓝色的设备右侧,一位技术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根电缆,随着机器上下两头的拉动,电缆越拉越细。机器正面一个类似钟表的大圆盘里,数据也在随之变化,记录电缆拉升以后的伸长率……

  “这是机械性能实验室,主要功能是做电缆产品的机械性能方面的测试,包括厚度测试、拉伸试验等。”在德缆公司的研发“心脏”,一位技术人员解说道。

  和机械性能实验室不同的是,在电性能实验室,借助一台小巧的仪器数字电桥,电缆的长度、温度等与导体电阻密切相关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低温实验室、高温老化实验室、燃烧性能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绝活”。

  研发不仅仅是一种投入,更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达50余件,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装备用特种电缆生产基地。风力发电机专用电缆填补国内空白,油田钻机用电缆和机车等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自主研制的特种电缆完全替代国外产品,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久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将“四川省海洋工程和风电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牌匾授予特变电工德缆公司。自此,四川省唯一一家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开展兆瓦级风电低温扭转技术研究、海洋工程电缆的耐泥浆性能研究以及石油钻井电缆耐油性能等核心技术研究的机构正式落户德缆公司。

  目前,德缆公司以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的调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开发了“节能、环保”等一批符合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产品,自行研制的多项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专利产品“高阻燃清洁电线(缆)”在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从“大路货”到“高精尖”,德缆公司凭借过硬的研发技术与创新产品,已与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尼泊尔、坦桑尼亚、马拉维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出口创汇已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8%以上。

  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德缆公司正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