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安质岗位写忠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记中国铁建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白志波 

  白志波走了,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带着对过去的欣慰和对未来的祝愿,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的亲人和他的同事。2015年11月,贵阳地铁1号线第十工作段终于捧回了金灿灿的奖牌:“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这是全国安全文明施工的最高奖项。可惜老白再也看不到了,他为此在项目上蹲点一个多月,这个他生前最惦记、施工最复杂的项目,终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曾经对来看望他的同事说:“就差这么一个奖项,我们在安质方面该拿的荣誉就全部拿过了。”如今,功成圆满,可逝者已矣。

  白志波,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安全监察长兼安质部部长,2015年11月3日零时因病逝世,终年52岁。在他就任公司安质部部长的十年时间里,公司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以《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为核心的全员安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以“五二五”管理和QC活动为重心的质量管理成效显著,公司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标准,并成功跨入“全国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行列。2013年,公司成功申报了企业信誉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AAA级信用企业”。他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能够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勇于创新,为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等我病好了,还要接着干!

  

  白志波的办公室设在公司机关,可翻开机关的考勤记录,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00天都是出差在外。2015年9月,他再也跑不动了,无情的病魔把他摁倒在医院的病床上。领导去看他,他汇报工作,劝都劝不住,信心十足地说:“等我病好了,我还要接着干!”同事去看他,也是谈工作,别人还没来得及安慰他,他倒先安慰起别人:“我没事,干安全工作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这点病养养就好了!”亲人们日夜不停地守着他,弥留之际,听到他断断续续的呓语:“X月X号有安全检查……X号有外审……X号要去XX项目……”原来他在安排工作行程!很少有人知道,在他病重期间有两个周末,他偷偷地跑回机关办公室,呆了很久才出来,这件事被机关的门卫周进超发现了。

  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已经渗透到骨子里。

  2015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深冬时节,寒风凛冽,长沙磁悬浮项目的安全监察长兰正荣,拿着大衣,抱着棉被去火车站接人。他要接的人就是白志波。白志波得了重感冒,浑身发冷,带的衣服也不够,才打电话叫项目部的人过来接。长沙磁悬浮项目马上就要架第一片轨道梁了,白志波要参加架梁方案的讨论。

  这是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在排查隐患的过程中,白志波几次体力不支,腿软得迈不开步,但是他略作停歇后仍然继续前行,并给架梁方案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如今,长沙磁悬浮项目制运架工程已全部顺利完成。

  

  等我退休了,好好陪陪你!

  

  在白志波的心里始终有着对安全质量工作的热爱,这种热爱高于一切感情。说不清多少个春节假日,他都奔忙在工地上,一年中陪伴家人的时间不超过10天。孩子从一出生就放在老家,是妻子田凤菊一手带大的,其间多少辛酸就不用说了。他说,孩子学会说话后,第一次见到他喊他“叔叔”,当时听了很难过。然而,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并没有影响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近两年,妻子好容易熬到退休了,孩子也上大学了,她特意从老家赶到上海,打算好好陪陪他,可没想到他还是长期出差,一年到头也没见到他几次。田凤菊说:“老白,我跟你去出差吧,我自己出钱,我不用你们单位的钱,也不打扰你的工作,我就在你休息的时候看看你。”白志波说:“不行,你跟着我一起去,不花单位的钱人家也会认为你花了单位的钱。你再等等,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等我退休了,好好陪陪你,陪你把我这辈子干过的工程都走遍!”田凤菊就这样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傻傻的等着,可惜,她没有等到这一天。

  

  干安质工作没那么多讲究

  

  在白志波出差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永远会放着这几样个人专用物品:工作服、安全帽、手电筒。项目上的人对他的“四不两直”工作法印象深刻,那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接待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于发现的问题隐患,他从不留情,也不怕得罪人。他到项目上检查工作,从来不事先通知,也不要项目接待陪同,自己下了火车,搭个公交车就过去了,吃饭在项目食堂,住宿在项目招待所,没有条件的项目他就自己在附近随便找家旅馆住。他常跟手下的人说:“干安质工作没那么多讲究,我们就是奔着解决问题而去的。”

  公司副总经理兼总机械师李全社至今仍记得他第一次在项目上见到白志波时的情景。当时,他在成都地铁2号线负责盾构施工,那是公司干的第一个盾构工程。2010年的一天,他正在项目部的办公室里办公,突然听到一个员工告诉他:“李总,白部长来了!”他吃了一惊:“啊?白部长来了?在哪?”“在隧道里。”他赶紧赶过去,在隧道里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白志波。只见白志波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打着手电筒,在检查铺轨情况。见到他来了,白志波赶紧过来跟他说,这个轨道存在哪些隐患,容易造成电瓶车掉道、侧翻,并提出了整改建议。白志波提出的建议很专业,让他这个科班出身并且有几十年实战经验的机械设备专家甚是佩服,他现场就安排人立即整改。白志波还毫无隐晦地提示他,现场安全员的配置达不到标准。身为公司领导的李全社,对眼前这位性格直爽的安质部部长心生敬意。盾构工程施工复杂,安全隐患重大,成了白志波当时最挂心的一个项目。此后,他就经常出现在盾构施工现场,哪里有隐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时候来不了,他也会打电话过来叮嘱。最后,这个盾构项目不仅安全顺利地完成施工,还创造了单班掘进12环(18米)、单日掘进19环(28.5米)、单月掘进305环(457.5米)的成都地铁盾构施工的最高纪录。

  走进白志波居住的出租房,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公司中层领导干部的房间。在经济繁华的大上海,他就住在这样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的阁楼里,而且一住就是10年,家具设备都是旧的,灶台橱柜是他自己搭的,马桶的坐垫还是用的木头修补,租金每月600元。

  通过学习和实践探索,他拥有了两项国家专利,撰写的公司《安全质量信誉评价管理办法》已通过讨论并执行。他本人多次荣获股份公司的“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和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获“国家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上海市“建设工程QC小组活动先进工作者”。公司每年的评先评优,他得的票数都不低,已经连续十年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员工”、“品牌员工”、“QC小组活动先进工作者”、“创先争优年度之星”等各种荣誉称号。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正因为有了很多像白志波这样忠诚企业、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二十三局轨道公司才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弱小企业,成长为今天的中国铁建前十强,国有资产10年增长了25倍。这些人,同样也是企业的脊梁。

  (唐丽华 黄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