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临涣矿纪委把“满意度测评”的触角向下延伸到班队长层面,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不仅有效控制了班队长乱加分现象,提高了班队长的综合素质,而且使“班队长满意度测评”成为矿纪委了解区队信息,掌握舆情廉情,提升班队长素质,衡量一个单位的风向标。
临涣矿纪委在调研中发现,班队长身处“兵头将尾”的特殊位置,掌握着一线职工经济利益的分配权。个别素质不高的班队长,不能正确地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与职工关系紧张,工作开展不动,任务落实不下去,拖了科区工作的后腿。基于以上情况,该矿纪委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杜绝基层班队“分人情活”、“打人情分”和加分扣款等不良现象,更好稳定职工情绪,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班队长人才队伍,从2011年开始,把满意度测评向基层班队延伸,并将班队长满意度测评,纳入到《廉能文化“1353工程”建设、优化矿井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作为廉情采集的手段之一。
该矿班队长满意度测评分两步走。一是各单位自我测评。基层单位每月必须对班队长进行一次职工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在单位公开栏内公示,并于当月20日前将测评结果报该矿纪委备案。二是矿纪委组织抽查。每月由矿纪委组织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测评结果选6家单位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分别在公开栏、内部网站、井口大屏进行公开,接受监督。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测评结果与抽查结果出入较大的单位,其单位负责人要说明原因。对弄虚作假的一经核实,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近年来,该矿已进行班队长满意度测评36次,发出通报36期。
该矿对测评结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把职工的满意度与班队长的工资和岗位挂钩。职工的满意度在90%以上的,工资执行其绩效工资的100%;满意度在90%至70%之间的,其绩效工资按职工满意度的百分比执行;职工满意度在70%以下的班队长就地免职,连续三个月低于80%的班队长予以撤换。该矿纪委在组织有关部门对班队长进行职工满意度测评抽查的同时,还把各班队长测评的票数进行汇总,作为对单位职工满意度测评结果,与科区负责人的工资和岗位挂钩。
目前,该矿基层单位把“班队长满意度测评”作为一把标尺,以职工对班队长的工作认同不认同、满意不满意,作为标准考量班队长的综合表现。近年来,该矿纪委依据测评结果,对26名班队长执行了降薪,1名班队长受到了撤职处理,15个单位的24位负责人进行了工资挂钩处理。同时也激发了班队长活力,在实际工作中涌现了许多生产建设上的“领军人”、经济分配上的“公道人”、职工信服的“贴心人”、工作当中的“表率人”、管理创新中的“实践人”。据统计,自2011年实行“班队长职工满意度测评”以来,先后有21名优秀班队长脱颖而出,被提拔为科区级管理干部。
(郜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