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建立一体化多维监管体系的初步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皮屹峰 许世高 方德敏

  

  近年来,国家局始终坚持把严格规范、注重自律作为行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保障监督。要围绕“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需要行业各级监管部门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协同履责。

  按照“保障在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的原则,行业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构建保障、防范、惩戒三个子体系,从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渠道等角度探索建立“监管制衡、协同联动、质疑投诉、应急处置”四个工作机制,搭建起烟草商业企业一体化多维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三个子体系,构筑烟草规范的基石、防火墙和高压线。通过探索建立四个工作机制,有机整合现有监管部门的职能,实现各有侧重、无缝对接的立体监管;通过提升监管部门的地位和实力,改变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不对等的监管格局;通过推进办事公开,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管,畅通舆论监管、网络监管渠道,从而变松散的多头监管为一体化的多维监管,拓宽监管范围,加大监管力度,努力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

  

  构建三个监管子体系

  

  搭建包括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专项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障子体系,构筑烟草规范的基石。一是梳理识别办事公开民主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发挥法规体系在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在做好对外公开的基础上,狠抓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本着“能公开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及干部职工关心的事项,以职代会、工作会、公开栏、内部报刊、网络等形式进行公开,有效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开展前瞻性专项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推进整顿规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规范工作的自觉性,构筑烟草规范的基石。

  搭建包括以法律风险防范、过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防范子体系,构筑起烟草规范的防火墙。法律环境变更、意外事件发生、第三方违规行为、企业决策失误、企业员工不当行为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应树立以事先防范和过程控制为主、以事后救济为辅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理念,充分考虑企业现状,建立与企业现状相适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控制体系,使其具有相融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专门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加强对风险的监控、评估与防范,将法律风险防范体现在工作流程中,保障在管理制度下,落实在个体责任承担上,构筑起烟草规范的防火墙。

  搭建包括以问责、惩处为主要内容的惩戒子体系,构筑烟草规范的高压线。综合运用监督、查处、问责、追究等手段,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建立以规范、廉能为目的的惩戒子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惩戒和问责的主体和对象,梳理惩戒和问责的依据,清晰惩戒和问责的事项与方式,建立惩戒和问责流程。通过问责与惩处的实施,及时发现并纠正规范管理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构筑烟草规范的高压线。

  

  探索建立四个监管工作机制

  

  建立监管制衡机制。一方面是理顺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之间的关系。企业应该赋予监管主体相应的权力和手段,包括与监管任务承担相匹配的监管职责、权限、实力等方面,确保监管责任到位、权限匹配、实力对等,这对提高监管工作权威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把握建立制衡机制的重点方向。应当从体制和机制上对“绝对权力”进行制约,建立以责任制衡权力为重点、以对决策环节的制衡为关键、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有效监督为保证的制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违规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基于监管事项的复杂性和集约性,要求建立集综合性、协同性于一体的多维监管联动模式。烟草商业企业现有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综合协同监管模式的运行,因而需要从组织机构建设、明晰职责分工、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来突破各类壁垒,构建集综合性、协同性于一体的监管联动模式。

  建立内外参与机制。针对行业内存在的不规范、不廉洁、不合规等行为,应鼓励烟草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监督,欢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主体在系统外进行监督,畅通电话、网络等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建立和完善内外参与监管机制。要向外、向下明确监管处理机构,公布接受监管的事项、内容、范围和处置方式、时限、回复等,明确程序安排,建立内外监管的制度保障。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要建立应对风险紧急预案,在危机事件出现后,科学有效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或风险。一是完善廉政风险防范预案,形成预案体系,注重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使预案各个方面环环相扣、协调一致。二是明确各级责任,建立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明确应急预案中所涉及方面的具体责任。三是组织预案培训,使各个层级人员准确把握、正确运用应急处置程序,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责任部门的配合能力。四是注重方法创新,主要就机制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办法,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