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许厂煤矿调度室的安全生产调度报表显示,截止到8月21日,该矿8月共生产原煤20.2万吨,杜绝了半小时以上机械事故,设备故障率下降52%,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指标。“这得益于对维修人员进行集中管理!”调度室主任李慎全告诉笔者。
今年7月,该矿从综采一队、综采二队、准备二队、充填采煤队的107名维修人员中选拔出55人调入综机维修车间,对所有采煤设备实行统一维修、统一管理。55个人承担起107个人的维修任务,管理着5个采煤工作面的近千台设备,不仅减轻了生产区队的管理压力,而且还起到维修人才共享,机动灵活处理各类设备故障的作用。
那么,管理着如此庞大的设备群,人员还减少一半,是怎样维持正常生产的?
在3304采煤工作面,笔者找到了答案。正在维护综合液压支架的维修工尚凡志告诉笔者,集中管理能够更好地挖掘维修人员潜力,调动工作主动性,有效地解决了怠工现象。尚凡志和工友康同伟为确保液压支架不出故障,采用故障预防法,提前诊断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保养,他俩所管理的133组综合液压支架在8月没有出现一次故障。据了解,该矿未对维修工实行集中管理前,工作面共有6名支架维修工负责管理综合液压支架,集中管理后,通过实施包机责任制后,只需2人就能很好地完成维修任务。
“为更好地发挥维修人员作用,我们成立了5个维修班,每个班分管一个采煤工作面,选拔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班组长,实行跟班包机责任制,按市场化模式管理。”综机维修车间主任许秀春说,维修人员的工资随着工作面的产量上下浮动,只有保证采煤设备不出或少出故障,维修人员的工资才能挣得最多。“集中管理后,我们的职责更加明确、责任心更强了。”班长吕慧敏说。
对维修人员集中管理后,该矿各采煤队管理人员都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轻了,能够拿出更多精力搞好现场的安全生产。综采二队施工的4328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恶劣的现场条件不仅为设备的维修维护带来了困难,也严重影响着安全生产。“由于采煤设备交给了综机维修车间管理,我们专心搞安全管理,8月份我队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每班都能较好地完成生产任务!”综采二队队长杨小勇告诉笔者。
据综机维修车间主任许秀春介绍,实行维修人员集中管理,不仅没有影响到各采煤队的生产,反而更好地保障了产量任务的完成。他说,8月19日,充填采煤队施工的4310工作面刮板机出现了接地断电故障,班长刘华意带领2两名维修人员经过准确判断,仅用12分钟就排除了故障,将影响生产的时间缩短到最低。
许秀春告诉笔者,对维修人员集中管理还实现了人才和技术共享,目前已有移动电站快速拖移、刮板机故障快速诊断等13项先进维修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班长耿加忠是出了名的“三机”维修专家,他的快速更换刮板机链轮技术传授给伙伴们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8月20日早班,3304工作面停产检修,邱增阳等4名维修人员仅用1小时45分钟就完成了更换刮板机链轮任务,比过去整整提前了一个小时,为工作面提前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了解,下一步,该矿还将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维修队伍,对综掘、普掘等单位的维修人员实行集中管理,为全矿生产区队“瘦身”,缓解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让他们拿出更多的精力搞好现场安全生产。(陈鹤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