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斌又接到了中国煤炭百强企业和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内蒙古庆华集团的邀请,请他为公司高层进行一场“5F”协同管理法的专题讲座。
此前,张斌已经多次受邀到济宁等地进行专题授课,国家安全局、中国黄金集团等省内外诸多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也多次前来考察交流,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甚至发函邀请其帮助制定全面预算管理顶层设计体系。“5F”协同管理法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各界权威学术人士的浓厚兴趣和热切关注。
“5F”协同管理法是肥矿集团近年来倾力推动的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他们分析煤炭工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管理经验,重点强化集团管控和整体协调,借助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平台,着力重塑心智模式、集成管理要素、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激活管理潜能、提升管理效能,做到所有工作明职责、控流程、重结果,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全考核,由传统的“管理人”向“规范岗”转变,达到5F各子系统的标准化、一体化、协同化、智能化,建成全面标准化智慧矿山。
梁宝寺能源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他们修订了7个专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及细分标准,建立生产、辅助、后勤、机关4个类别517个岗位工作标准,并完善117项管理标准,使所有岗位、所有工作实现有标准、有流程、有对标、可量化、可视化。同时,分析确立了10700多个安全、廉洁、经营风险指标和风险控制措施。
同时,他们运用先进的3G技术,将智慧矿山管控平台信息、数据全部反馈到每名员工手机,集成了预控警示、短信通知、信息查询、人员定位、门禁考勤等12个子系统、156项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手机“一卡通”,按照员工层级权限,实现立体化查询、全视角展示、无盲区管控。
中科院院士时勘教授认为:“这一创新管理法具有时代前瞻性,是对社会文明成果的贡献。”此前,中科院派来一支课题队伍驻扎在梁宝寺能源公司,对这一创新性管理法进行专题研究。现在,尚有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与梁宝寺能源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跟踪这一管理创新的发展动态。
“以前,一个月下来才能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钱,现在当班的工资当班算,一个班下来就知道自己当班的工资了,消耗多少材料花多少钱,收入减去支出就是当班工资,简单明了。5F管理法在区队实施太可行了!”7月15日,梁宝寺能源公司综掘二区长张振国就欣喜地介绍。该区队以全面业绩考核为切入段,把各项工作都逐步融入到“5F”协同管理体系,将成本、费用、质量、安全等责任指标落实到班组、分解到人头,实现工作进度和工资收入的日清日结,调动了员工劳动积极性,彻底打破以往大锅饭的模式。
“两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层级管控,以‘金牌班组’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5F落地应用,使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逐步辐射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动态、全覆盖,全员标准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渐次提升,经济效益同期环比稳定增长。二季度,我公司煤炭产量79万吨,同比增产12万吨;原煤单位成本281.32 元/吨,同比下降104.88 元/吨;利润1.8亿元,剔除煤价因素,同期环比增利1.2亿元。企业形象也不断提升,去年被国家能源局授予‘中国最美矿山’称号。” 张斌介绍说。
“‘5F’协同管理法实质是管理流程的再造,责任的再细化、权力的再调整、利益的再分配。这一模式避免了以往管理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病,实现了管理的融会贯通协同运作。我们下一步将重点推进‘5F’协同管理法的融会贯通,为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打好基础。”肥矿集团总经理朱立新对记者说。(魏俊泉 盛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