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烟标里藏着美好的记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乌鲁木  

  一张烟标折成三角形,两三个小伙伴围在一起,你还记得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打烟标吗?那个年代,几个男孩放学后撅着屁股,趴在地上,谁赢了,对方的方宝就得交出来,打三角烟标深深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

  烟标就是香烟的外包装盒,成为了不少人追寻的收藏品。在乌鲁木齐,就有这样一个痴迷于烟标收藏的人,他叫梁志刚。

  8月1日,笔者见到了梁志刚。他带来10厘米厚的6本册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烟标。他说家里像这样的册子有一百多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就跟着哥哥们打三角烟标,直到今天还到处收集烟标。

  梁志刚收藏烟标三十五年了,家里烟标超过十万张,为了收藏烟标,他也遇到了好多尴尬的事儿。 

  收藏中那些“尴尬事”  

  梁志刚多收藏新疆烟标,内地的烟标多是从其他烟标藏友那里购买来的。

  “花了三万元从广西买了三箱烟标,没想到全是假的!”梁志刚苦笑道。有一次,梁志刚从内地一位藏友手中购买了三箱烟标。他把新买来的烟标送了一些给其他藏友,不料藏友拿去给专家鉴定后发现烟标是假的。

  在第二届烟标藏友大会上,他将那三箱假烟标当众销毁,“我不能再让它在市面上流通,不能坏了烟标收藏的名声!”梁志刚说。

  “还有一次为了收烟盒,被押进了警察局。”梁志刚笑着说,这是十年前一桩往事。

  十年前,梁志刚到石河子出差,在路边垃圾桶看到有一个从没见过的烟盒,他赶快跑过去翻垃圾桶。没想到,梁志刚被小区保安当成不法分子。不管梁志刚怎么解释自己是为了捡烟盒,保安都不相信,两人争吵起来,最后被警车拉进了警察局。  

  烟标讲述着每个故事  

  因为性格豪爽,梁志刚交了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

  经朋友介绍认识的湖北黄石的藏友,梁志刚与其通信八年才见了第一次面。这位藏友一来,就看上了梁志刚价值三千元的烟标,梁志刚二话不说就送给了友人。“藏友一家亲,友谊比什么都珍贵!”梁志刚说。

  梁志刚认为,收集烟标就像是在收集历史,看到烟标就想到那个年代。文革时期的烟标是一片红,名字都带着一个红字,“红红”“红骑兵”“红灯”等等,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诗词。烟标像是万花筒,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这不仅是一种收藏,更是一种我对儿时美好的记忆。每次对着这些烟标细细品味时,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梁志刚说。 

  烟标小知识  

  中国是烟草大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1902年,天津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球”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卷烟商标。

  以前,烟标不叫烟标,通俗的叫法是烟壳子、烟盒子等,直至1986年中国第一个烟标收藏组织南京烟标收藏协会成立,会长余晋麟先生提倡:烟盒子等通俗叫法只能说明卷烟的包装形式,而忽视了其商标标识的作用,应该称为“烟标”,自此烟标才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