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利达五金:做配套不只是跑龙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利达五金公司的传奇告诉人们:小企业精准定位,主动与品牌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依靠精湛技术,也可以成为细分领域的老大。

  

  ■ 邱和军 徐炜 侯锦超

  

  从承包中宇建材集团的一个车间起步,十来年始终执著于做卫浴五金配件,浙江人岑利泽把自己公司打造成“亚洲最大的角阀、软管制造商”。在有着“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美誉的南安水暖厨卫生产基地,中宇集团与利达五金公司之间“大手拉小手”协作创新、共同成长一直成为业界美谈。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协作创新,让这里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配套最完整、名牌企业最集中的水暖厨卫生产基地,如今更是底气十足地喊出“冲刺千亿产业集群”的响亮口号。

  

  外地企业落户来配套

  

  单单一条12元的软管,一年就能做到上亿元。这是利达五金公司研发的新型代球阀连接软管,在推向市场第三个年头创下的销售神话。可谁又曾知道,十年前,这家企业的老板岑利泽还只是个五金加工车间的承包人。利达五金公司的传奇告诉人们:小企业精准定位,主动与品牌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依靠精湛技术,也可以成为细分领域的老大。

  “最早就是承包中宇建材集团的一个加工车间,给中宇和当地其他水暖企业加工五金配件。”利达五金公司董事长岑利泽每次跟记者描绘来泉创业经历,总忘不了说到“配套”两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正值南安水暖产业蓬勃起步,岑利泽就把浙江五金配件运到南安来卖。经过一段时间摸爬滚打,敏感的岑利泽发现,南安水暖卫浴产业具有市场优势,几家销售前景好的大企业注重品牌建设,这势必会带动周边配件生产企业的发展。

  “五金配件加工,浙江温州起步早、做工精,跟这边的水暖企业形成良好的配套互动。”中宇建材集团董事长蔡建设介绍,当初本地几家龙头企业老板一起商议,如果能让精通模具加工的浙江人扎根南安,办起配套的加工厂,不仅可以减少物流成本,还可以让本地水暖企业拿到可靠的配件产品,弥补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最终,蔡建设把岑利泽拉了过来,让他承包中宇集团的水龙头配件车间。

  岑利泽成为把浙江五金厂搬进南安仑苍的“第一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看到弟弟周衍义先行一步走出温州落地南安,把牧野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哥哥周衍林也关掉在温州的加工厂,加入到南安水暖厨卫行业大军。短短五年时间,从给大品牌贴牌加工中大有获益,周衍林不仅买地建起自己的工厂,如今还把自主品牌东亚丹妮“养得”生机勃勃。

  

  精准定位配角如主角

  

  赚到第一桶金后,岑利泽于2002年创建自己的利达五金公司,续写水暖界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美好姻缘。在这场“大手拉小手”式的协作中,岑利泽不仅有吃得饱的稳定订单,甚至在某些资金困难的“节骨眼”上,大企业还能拉他一把。岑利泽回忆,有一次为买铜缺钱一筹莫展时,就是一家长期配套的大企业老总主动借给他50万元解燃眉之急。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南安水暖卫浴产业迅速崛起的“黄金十年”。九牧、中宇、辉煌、申鹭达等四大品牌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一线品牌,与国际大牌角逐中国市场。跟一线品牌配套,压力自然不小。在中宇等几家大企业的“关照”和“鞭策”下,利达五金公司自身完成“蜕变”。不断从国内外引进高精密的生产、检测设备,生产工艺迈向自动化。2008年,自主研发新型代球阀连接软管,不仅为企业“补给”了利润,更是成为跨上新台阶的“助推器”。“传统的角阀和软管相互分开,我们进行研发后,它们合为一体,安装更为方便,成本不到以前的一半。”岑利泽介绍,一根软管只要12元,比市面上需要花30元才能配齐的产品更受欢迎。新品上市当年,大幅度拉升企业利润,利达五金一跃成为当年“水暖名镇”仑苍镇第四大纳税企业。

  技术上的优势,让利达五金不仅掌握中宇、申鹭达、辉煌等本土一线品牌的软管专业配套厂家,助力南安水暖卫浴以良好质量口碑领跑同行,而且还成为德国高仪这一欧洲知名品牌的角阀、软管配件特定供应商,产品远销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地。

  在配套中完成配角向主角转变的不只是利达五金公司,华盛卫浴公司也是一个典型。当年从外墙砖转行进入卫生陶瓷领域,华盛卫浴公司在推自主品牌的同时,也主动对接中宇、九牧等还未涉足卫生陶瓷生产的本土水暖强企。“他们品牌打出来了,市场订单多,需要丰富产品线。”华盛卫浴董事长林辉煌介绍,2008年前后一年的订单就超亿元。也正是借助协作订单,积累雄厚资金,华盛卫浴自主品牌得以快速打开市场局面。

  

  配套企业分享亿元蛋糕

  

  从租借中宇集团的车间起步,如今成为亚洲最大的软管制造商。岑利泽常说,就是在跟中宇及其他大企业合作配套的过程中,企业不断成长起来,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不当鸡头,宁做凤尾。利达五金的成长证明,精准的企业定位,在产业链中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配角”胜似“主角”。“观念上要革新,要鼓励协同作战。没必要每家企业都做消费者品牌,其实也可以做行业品牌,比如专注五金配件,专注浴室柜,生产工艺做得最棒,也能掌握定价权。”年初的一次政企座谈会上,九牧厨卫董事长林孝发直言,要打破传统观念,提倡协同作战,推动一个区域,产业内部的企业相互更好地配合,从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

  这种互惠互利的“牵手”,日渐风行。去年,尚雅卫浴、伟盛水暖、日荣卫浴三家企业从龙头企业九牧厨卫手中“分食”近6000万元的蛋糕。申鹭达则把约1.2亿元的订单放给安科卫浴、星辰洁具、爱迪莱巴卫浴等三家中小企业。“本地几家龙头企业正在提升自身品牌,在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的同时,也寻求更多的配套工厂。”中宇建材集团总裁蔡吉林透露,中宇正着手调整和充实企业间的协作,不断完善产品线,从原来的水龙头生产,到浴室柜、浴缸、马桶、淋浴房,往整体厨卫方向发展,给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大空间。

  “一个品牌想要快速做大,只靠自己肯定不行,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过硬的供应体系。”福建省水暖卫浴阀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龙头企业能在当地整合资源,建立快速高效、管理成本低的协作配套体系,舞起龙头,将加速崛起一个特色产业集群。这种协作创新,蓄势待发。前不久南安市“全国水暖卫浴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正式启动仪式上,南安市领导介绍,政府拿出千万元资金,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协作配套,鼓励中小微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建成一个集生产、研发、展示、销售、物流、原材料供应等一体化的世界性水暖卫浴产业集群。